首页
期刊: 微信文章 在线书籍 资料下载 健康杂志 报刊选编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 学报 中国医学 卫生总论
保健: 新闻 评论 视点 常识 疾病 症状 养生 用药 护理 急救 健身 美容 两性 育儿 四季 读物 更多
中医: 常识 教材 思考 中药 医理 临床 针骨 民族 文化 著作 验方 图谱 食疗 药物 药业 药市 新药 搜索 英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3年第14期 > 正文
编号:12686401
封闭负压固定技术在特殊部位植皮中的应用(2)

     3 讨论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最初由德国人Fleischmann等首创,主要用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1]。我国于1994年由裘华德率先引进并应用于临床[2]。该技术是利用VSD材料覆盖软组织缺损创面,外用生物半透膜密封,结合负压封闭原理。国内外的研究结果表明,负压封闭引流可以促进急、慢性难治性创面的愈合[3],其机制是在创面形成一个密闭的引流系统,防止外界细菌入侵,改善创面血运,从而达到促进创面快速愈合的效果。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发展,负压封闭技术的应用范围逐步得到拓展。由早期的单纯应用于创面治疗发展为植皮区的固定或切口的固定等方面[4-5]。临床上有许多特殊部位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如头面颈、四肢关节、会阴等处创伤或瘢痕松解切除后的患者。为保证这些功能部位外形及远期效果,常选用大张中厚或者全厚皮片。但由于这些部位往往难以加压或者固定,因此采用传统固定方法往往无法保证植皮后压力均匀、制动和引流等,术后常常发生皮片下感染、出血和皮片脱滑等,影响皮片成活率,甚至需要Ⅱ期补充植皮修复。

    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对于特殊部位植皮患者采用传统加压固定法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70 字符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1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密 码
  忘了密码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中国美容医学编辑部联系。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推存给朋友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