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HAPA理论的护理管理模式对外伤性牙缺失患者即刻种植修复效果及预后的影响
关键词:种植体,研究组,口腔,1资料和方法,2结果,3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口腔种植领域的快速发展,种植牙技术已经成为当前口腔颌面部外伤导致的前牙缺失最佳修复手段
。尽管其修复效果显著,但仍会因治疗期间长时间的疼痛刺激,患者因负面情绪的增加使得配合度降低,饮食及卫生依从性下降,这极大地影响了最终牙种植的效果及远期生活质量
,也使得患者满意度有所降低。HAPA是在自我效能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行为促进理论,其目的在于研究被干预人员的健康行为影响因素,采用计划行为理论开展干预,从而提升患者自我效能,促进其健康行为的产生
。国内外已有多项研究将之应用在戒烟酒、慢性病恢复等护理中,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较少有文献报道其在种植领域的应用
。前牙外伤患者实施种植修复后,美学风险较高,往往需要临床医务人员更关注其口腔卫生护理,从而进一步提高前牙种植美学效果。因此本文通过研究HAPA理论对外伤性牙缺失即刻种植修复患者的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旨在寻找最佳的护理方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3月-2020年6月在医院口腔科就诊的48例外伤性牙缺失患者(共48个牙位缺失),其中女25例,男23例,年龄18~60岁,平均(44.02±4.69)岁。本研究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24例,两组性别、年龄及缺牙数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05),具体见表1。
《占名穴地师报德》讲述了一地师因受村舍主翁“一饭之德”,便请为主翁占地,主翁说:“吾家计稍饶,无他所求,而年过五十,尚无一子,若占得得嗣之地,毋至绝祀之境,则幸也。”他希望地师通过占地让他得嗣。 地师领其至村后一处,占穴曰:“此是连生三子之地,君其用之。”并相约“十年当复来”,预言“其间必生三男”[7]345。 果然,主翁之妻死过三年后,主翁续娶一少妇,后来连生三子。

1.2 纳入标准:①年龄18~60岁;②所有患牙均为外伤导致的单颗或两颗前牙根折或冠根折,无法保留;③骨量充足,牙龈健康,咬合关系稳定,符合即刻种植牙指征,且均采取单颗种植体修复;④能够良好沟通、无沟通障碍或认知障碍,身体健康无系统性疾病,无种植禁忌证,并了解研究内容、自愿参与研究,依从性好,能接受随访。
最后,大数据中心平台实现了现代城市建设发展资源的优化与再分配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1187 字符。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2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
|
密 码: |
|
忘了密码 |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中国美容医学编辑部联系。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