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综合版》 > 2010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2043965
彩超检测高血压糖尿病眼肌与球后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相关性探讨(1)
http://www.100md.com 2010年2月1日
第1页

    参见附件(1630KB,2页)。

     【摘要】目的: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研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球后动脉的血流动力学特点,眼外直肌是否增厚,及其与相关生化指标(血糖、血脂等)的相关性。方法:选择高血压组80例,糖尿病组80例,正常对照组80例,分别观察眼动脉(O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视网膜中央静脉(CRV)、及睫状动脉(SPCA)频谱形态,分别检测4支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测定相关生化指标:血糖、血脂。结果 高血压患者球后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减慢,阻力指数(RI)明显增高,OA以舒张末最小流速下降为主,呈低流速高阻力状态;糖尿病患者OA、CRA、SPCA血流速度明显减慢,RI明显增高,两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CRV流速稍加快。球后动脉血流速度改变与血糖、血脂、病程、年龄呈正相关;各组眼外直肌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区别。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评价球后动脉血流改变有较重要的价值,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眼外直肌均无明显增厚。

    【关键词】高血压;糖尿病;眼动脉;视网膜动脉;视网膜静脉;睫状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色多普勒能量显像;血流动力学;眼外直肌;血糖;血脂

    【中图分类号】R777.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8-0367-0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且难治的并发症之一,可严重损害患者的视力,已成为我国主要致盲疾病之一[1]。高血压病早期即出现周围细小动脉的病理改变,而眼球血管是直接观察微血管改变和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理想部位。彩色多普勒成像技术(CDFI )对于血流的检测具有无创伤、重复性好以及可进行半定量测定等优点,彩色多普勒能量显像(CDE)是近年来研制的一种新型彩色多普勒成像技术,因其成像参数不是速度成分,而是血流中红细胞的能量成分而较CDFI有更大的优越性[2]。眼外肌增粗是眼眶影像学检查的常见征象之一,国内外已有不少采用A超、B超、CT扫描、磁共振成像等方法测量正常眼外肌厚度,还没有学者探讨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眼外肌是否增粗。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80例高血压患者、80例糖尿病患者的眼血管进行检测,观察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OA、CRA、CRV及SPCA各项血流动力学参数,以探讨高血压、糖尿病对眼部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同时检测眼外直肌有无改变。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高血压组:80例,160只眼,其中男51例,女29例,年龄32~82岁,平均年龄52岁,均经我院内科确诊。按照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糖尿病组:80例,160只眼,其中男39例,女41例,年龄28~71岁,平均年龄55岁,均经我院内科确诊。按照WHO标准诊断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健康对照组:80例,160只眼,其中男38例,女42例,年龄19~78岁,平均年龄49岁,排除心血管病、糖尿病和眼底病,血压正常范围者。

    1.2 仪器与方法:Vivid 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5~12MHz。所有检查均加用彩色多普勒能量显像。患者取仰卧位,双眼自然闭合。探头置于眼睑上,首先扫查出眼球及眼眶的二维图像,清晰显示出视神经断面图,然后用彩色多普勒扫查球后三角区各血管的彩色血流图。于视神经暗区鼻侧距眼球厚约10~15mm处取样,可获得OA血流频谱;于视乳头后5mm以内取样,以同时显示出现CRA及CRV为准,可获得CRA及CRV血流频谱;于视神经周围靠近视神经暗区,距球后3~6mm以内取样,可获得SPCA频谱。测量时取3~6个搏动周期的最佳频谱,检测血流参数包括收缩期峰值流速(Vmax)、舒张末期流速(Vmin)和阻力指数(RI)。取样容积1mm,角度校正在小于30度范围内。眼直肌测量法采用最厚处测量法,将探头置于被扫查肌肉对侧,垂直纵切显示肌肉形状,选择最厚处测量。均以肌鞘内缘距离作为直肌厚度,每条肌肉测量3次取其最大值。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5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数据以(x±s)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所有P值均为双侧检验结果,P<0.05认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正常球后动脉频谱:OA血流频谱峰值速度高耸,界限清晰,近似直角三角形的三峰两谷型,收缩期形成两个峰,S1>S2,其频谱的形成与心动周期相一致[2]。 OA 流速随年龄增大而降低。CRA是高阻斜三角搏动性动脉频谱,上升支陡而直,顶部略圆钝,下降支缓慢呈斜坡形。随年龄增加,CRA的峰值变钝,流速有降低趋势。CA波形显示其搏动少于CRA,各峰分界不如眼动脉明显,舒张期流速较快。CRV呈略带波形的带状特征。

    2.2 高血压组与对照组的OA、CRA、SPCA 血流改变见表1。高血压患者 OA、CRA、SPCA双期血流速度均减低,其中以舒张末期流速降低更明显,而血管阻力指数均增高,其血流呈低流速、高阻力状态。但有5例高血压患者血流速度较正常对照组增高。CRV流速稍加快。

    血流频谱形态特征:3支血管血流频谱形态均有不同程度改变。OA波形改变主要为第一峰降低,第二峰增高圆钝,甚至第一、二峰融合,峰时延长、后移;CRA表现为峰时后延,上升速度明显减慢,频谱呈“沙堆形”改变;SPCA 表现为波峰圆钝,峰时后移。

    2.3 糖尿病组与对照组的OA、CRA、SPCA 血流改变见表2。糖尿病患者 OA、CRA、SPCA双期血流速度均减低,而血管阻力指数均增高,CRV流速稍减低。

    频谱形态的改变:OA频谱表现低而圆钝,上升速度慢,下降速度快,S1降低,峰时延长,常分辨不出S1、S2峰,甚至于S1峰低于S2,重者重搏波切迹减小甚至消失。CRA频谱S峰圆钝呈半圆形,D峰低平甚至为0,频谱图呈“抛物线”状。CA频谱表现低而圆钝,峰时延长。

    2.4 眼外直肌的测量:高血压组、糖尿病组及正常对照组各眼外直肌测值见表3。各组之间

    无明显差别,其中内直肌最粗。

    2.5 生化指标测定:各组患者均与血糖、血脂、病程呈正相关。血糖、血脂越高,病程越长,球后动脉血流信号差,流速减低明显,阻力指数增高。

    3 讨论

    高血压是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引起的其它脏器相应受损的一种发病率高的心血管疾病,这与动脉硬化程度加重和血管弹性有关。高血压病发展到一定程度可引起视网膜微血管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发病与视网膜微循环障碍有关。

    正常视盘及视网膜生理功能的维持需要足够的血供,整个眼球除了视网膜内层及部分视神经由CRA供应外,其他部分均由SPCA供应,而CRA、SPCA均属OA分支,而微血管改变在早期是可逆的、功能性的改变,CDFI及CDE在微血管改变的早期即可反映出这种改变。因此,了解OA及其分支CRA、SPCA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对于判断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程度,可提供重要诊断依据。

    正常时,OA呈“三峰二谷”的搏动性动脉频谱,上升支速度明显大于下降速度,舒张期呈持续低速血流;CRA呈高阻斜三角搏动性动脉频谱,上升支陡而直,顶部略圆钝,下降支缓慢呈斜坡形。(附图1)SPCA频谱形态与OA相似,但波峰较低。判断微血管病变时,应根据频谱形态的改变、收缩期及舒张期流速的减低、阻力指数增高,同时结合其他临床资料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630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