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综合版》 > 2010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2035265
光动力联合中药湿敷治疗轻中度痤疮106例
http://www.100md.com 2010年5月1日 杜秋燕 王国安 陈俊杰 陈建科 许慧芳 刘样满
第1页

    参见附件(831KB,1页)。

     【摘要】目的:观察红、蓝光联合中药湿敷治疗轻、中度痤疮的效果。方法:将186例轻、中度痤疮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106例,予以红、蓝光照射后联合中药湿敷治疗;对照组80例,仅予以红、蓝光照射治疗,8周后进行疗效评定与对比。结果:治疗组痊愈率52.83%,总有效率8679%,与对照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7.5%、70%)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两者的统计结果分别为χ2=4.31,P<0.05;χ2=5.41,P<005)。结论:红、蓝光联合中药湿敷治疗轻、中度痤疮有较好疗效,不良反应少。

    【关键词】红、蓝光;中药湿敷;痤疮

    【中图分类号】R758.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11-0242-01

    我科自2007年7月~2009年7月,应用光动力疗法即红、蓝光治疗联合中药湿敷治疗轻、中度痤疮,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186例患者均为我院门诊的轻、中度痤疮患者,其中男96例,女90例,年龄16岁~32岁,平均年龄(22.5±2.4)岁;病程3个月~10年,平均病程3.5年。轻、中度分级符合Pillsbury分级法[1]。两组在病例数、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严重程度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试验前所有患者均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具体纳入标准: 皮损主要分布在颜面部的轻、中度寻常痤疮患者,无囊肿形成;患处无开放性伤口或糜烂面者;无严重系统性疾病及并发其他皮肤病者;近2周内未口服过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或其它易引起痤疮的药物;近两周内未使用过其它口服或外用治疗痤疮的药物;非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非光敏或瘢痕体质。剔除标准:不能按时复诊或失访者。

    1.2治疗仪器:英国欧美娜治疗仪,以LED为光源,通过1700个聚焦发光二极管矩阵发出能量为40~50J/cm2的窄波红、蓝光(415nm±3nm,633nm±3nm)痤疮治疗仪。

    1.3中药面膜:黄芩、栀子、连翘、薄荷、白芍、丹参、桑白皮、地肤子、防风、皂角刺、苦楝皮、乌梅等各30g,5000ml水煎煮30分钟,然后浓缩,冷藏备用。

    1.4治疗方法:纳入观察病人随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1.4.1治疗组:(1)欧美娜治疗仪照射联合中药湿敷。(2)方法:清洁面部,常规消毒皮肤后,用痤疮针清除毛囊内脂栓或脓液。然后用红蓝光痤疮治疗仪,蓝光波长415 nm,红光波长633 nm,治疗剂量蓝光48 J/cm2,红光126 J/cm2,红蓝光交替治疗,光板距离皮肤表面4~8cm,每次照射时间20 min,光疗后取院内自制中药浓缩液(黄芩、栀子、连翘、薄荷、白芍、丹参、桑白皮、地肤子、防风、皂角刺、苦楝皮、乌梅等量水煎浓缩),纱布浸湿覆盖面部,20 min后清洗面部, 每周治疗2次,8次一个疗程。

    1.4.2对照组:(1)欧美娜治疗仪照射。(2)方法:清洁面部,常规消毒皮肤后,用痤疮针清除毛囊内脂栓或脓液。然后用红蓝光痤疮治疗仪,蓝光波长415 nm,红光波长633 nm,治疗剂量蓝光48 J/cm2,红光126 J/cm2,红蓝光交替治疗,光板距离皮肤表面4~8cm,每次照射时间20 min,每周治疗2次,8次一个疗程。

    1.5疗效评估:在治疗中的第1、2、4周和治疗结束后的第2周和第4周进行随访。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开始后第1、2、4、6、8周的面部粉刺、丘疹和脓疱的数目,得出非炎性皮损(粉刺)和炎性皮损(丘疹、脓疱)的平均降低程度。在第8周进行总体评估。治愈为炎性皮损消退>80%;显效为皮损消退50%~80%;好转为皮损消退10%~40%;无效为皮损消退<10%或加重[2]。痊愈率=痊愈人数/治疗人数×100%,显效率=显效人数/治疗人数×100%。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

    1.6不良反应观察:局部皮肤反应(如红斑、水肿、丘疹、水疱),皮肤自觉症状(如瘙痒、灼热)。

    1.7统计学方法: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两组有效率比较采用χ2检验。

    2结果

    本研究共治疗186例患者,其中治疗组(红-蓝光照射联合中药湿敷)106例,对照组80例。两组痊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两者的统计结果分别为χ2=4.31,P<0.05;χ2=5.41,P<0.05),说明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

    不良反应:治疗组3例患者治疗后出现面部轻度灼热、瘙痒,但均在1d内自行缓解,未做特殊处理。除此之外,所有的患者在治疗中和治疗后无其它特殊不适。

    3讨论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是一种多因素性疾病,雄激素分泌过多导致皮脂分泌旺盛、皮脂腺导管异常角化和毛囊内病原微生物是痤疮发病的主要因素。传统外治方法主要依靠抗生素类药物、维A酸类药物。由于适于皮肤外用的抗生素有效药物少、易产生耐药和皮肤菌群失调,维A酸类药物有刺激性、光敏感等副作用以及患者坚持长期外用药物的依从性差等,这些一直成为痤疮治疗的难题。

    采用LED输出窄谱415 nm的蓝光及633 nm的红光,应用光动力治疗原理治疗痤疮是一项新技术。其原理是根据痤疮杆菌产生的原卟啉(主要成分是粪卟啉Ⅲ,主要吸收400~415 nm的可见光)的吸收最大峰值与蓝光的光谱(415nm)极为相配。用它来照射痤疮杆菌会引起细菌内原卟啉的光兴奋,形成单态氧和其他的自由基,损伤细胞膜,导致细菌死亡。红光除可引起原卟啉Ⅸ兴奋外,还有抗炎、促进修复、减轻瘢痕的形成的作用[3]。

    寻常痤疮属祖国医学“面疱”、“肺风粉刺”范畴。祖国医学认为素体阳热偏盛,肺经蕴热,复感风邪,薰蒸面部或饮食不节,过食辛辣肥甘厚味,湿热互结,上蒸颜面是发病的重要病机之一[4]。故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活血、除湿散结。中药湿敷方为我科经验方,方中黄芩、栀子、连翘为君,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白芍、丹参、皂角刺为臣,助君药凉血活血、消痈散结;桑白皮、地肤子、防风、苦楝皮、乌梅以祛风、杀虫、止痒,共为佐药;薄荷为使,清热解毒、宣透玄府,引诸药直达病所。全方共奏清热解毒、凉血活血、除湿散结、杀虫止痒之功。

    红、蓝光照射联合中药湿敷治疗痤疮与传统的药物、单纯蓝光或红光照射等治疗方法比较,有如下优点:①蓝光和红光交替应用更能有效杀灭痤疮丙酸杆菌,促进胶原修复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831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