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姜灸配合抗病毒治疗带状疱疹45例
第1页 |
参见附件(695KB,1页)。
【摘要】目的:观察隔姜灸配合西药抗病毒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仅采用西药抗病毒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隔姜灸治疗。将两组的疗效及症状改善的时间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8%,而且治疗组改善症状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隔姜灸配合西药抗病毒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更确切,更明显,且简单易操作,易于推广。
【关键词】带状疱疹;隔姜灸;抗病毒;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图分类号】R24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11-0251-01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皮肤病,传统医学称为“缠腰火丹”或“蛇串疮”,多发于春秋季节,一般常发于单侧,疱疹沿某一侧周围神经干路分布,排成带状,可伴有神经痛,局部烧灼感或搔痒感。在临床治疗中,笔者选用隔姜灸配合抗病毒治疗,中西医结合,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1一般资料
90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年龄最大的85岁,最小的10岁,其中男性41例,女性49例,初诊时病程1~25天,发病部位以躯干部居多,有75例,头面部3例,上下肢各有6例,全部病例均为单侧患病。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带状疱疹(“蛇串疮”)的国家诊断标准,排除其他皮肤病。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5例,患者年龄、性别、病情轻重、病程相似,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2.1对照组采取西医的抗病毒治疗,予阿昔洛韦片800mg,口服,每日三次;因为阿昔洛韦口服吸收差,剂量应大一点,可用7-10天;同时用阿昔洛韦片软膏外涂皮疹处,每日5次,可明显缓减皮肤的干燥、灼痛感。嘱患者清谈饮食,忌辛辣,调情志。
2.2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配合隔姜灸治疗,根据疱疹面积选择尽可能大的老姜,切成厚约1mm的姜片,用三棱针穿几个孔,孔间距1cm,以便艾柱燃烧的热力能更好地透达到皮肤。将艾绒捏成直径约1cm左右的艾柱,根据姜片大小放置在其上,艾柱间距离为0.5-1cm。把艾柱点燃后连同姜片一同放在皮疹上,皮疹面积大者,选取疱疹密集处或疼痛明显的皮疹处作为灸处,每处灸3次,即换3次艾柱,至皮肤潮红为度。灸下一处时需更换姜片,姜片灼烫时操作者可不断移动姜片,以患者的忍耐力为度。如果不小心把皮肤烫起水泡,大水泡可用消毒针刺破放出水并局部消毒,小水泡可不做处理。每天治疗一次,至皮疹痊愈为止。
3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拟定。治愈:皮疹消退,临床体征消失,无疼痛后遗症。好转:皮疹消退约30%,疼痛明显减轻。未愈:皮疹消退不足30%,仍有疼痛。
3.2治疗结果:治疗10天后进行评价疗效,具体结果,见表1。
两组比较后可见,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好转、未愈病例继续治疗皮疹均全部消退,遗留神经痛者,后经针灸治疗痊愈。治疗总有效率可达100%。相比之下,对照组遗留神经痛者更多,治疗周期更长。
4典型病例
患者李某某,男,85岁,离休干部,2009年6月6日初诊,病程3天,未经治疗。症见左侧胁肋部疼痛,皮肤上有成簇红色丘疹,沿左侧胁肋部呈带状分布,伴皮肤搔痒,夜间为甚,影响睡眠。舌质暗红,苔黄,脉弦,证属肝经郁热,气滞血瘀。运用隔姜灸治疗,每日一次,每次大约半小时;同时口服阿昔洛韦片,一次800mg,一日三次,皮疹处涂用阿昔洛韦软膏,一日五次。一天后患者疼痛和搔痒感均减轻,未发新疹,三天后可以安然入睡,继续治疗一周后疱疹结痂。左侧胁肋部仍感轻微疼痛,后经针灸电针治疗一个疗程痊愈。
5结论
中医学认为本病乃因情志内伤, 肝胆火盛,肝失条达, 脾湿不运, 损伤脾气, 饮食失调, 导致肝脾不和, 气滞湿郁, 化热化火循经外发, 湿热毒火外伤于肌肤,膀胱气化不利, 湿热蕴结于躯干部位, 肝、 胆、 脾、 胃、膀胱诸经所属经筋、 皮部均受累而发病。 治疗以清热解毒、活血化淤、 祛湿止痛为主。 艾叶和生姜均性温,在清热解毒、活血化淤、 祛湿止痛方面有奇效。笔者所在科室曾做过相关课题[1],隔姜灸治疗的疗效是肯定的。
现代医学认为带状疱疹是由原发感染后潜伏在脊神经后根的带状疱疹病毒 CVZV 即水痘病毒所致, 当宿主的抵抗力降低后, 病毒于神经节内繁殖, 导致炎症和神经元坏死, 并沿感觉神经下传, 引起神经炎释放于感觉神经末梢附近的皮肤, 出现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阿昔洛韦在人体内可转变为三磷酸阿昔洛韦, 对病毒 DNA 聚合酶有选择性抑制作用,所以阿昔洛韦内服外用一起有较好的抗病毒作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695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