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综合版》 > 2011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2169224
132例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4月1日 耿广江 樊路 郭齐
第1页

    参见附件(2872KB,2页)。

     【中图分类号】R72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398-02

    小儿腹泻是儿童常见的消化道综合征,常年均可发病,以夏秋季节多见,轮状病毒肠炎是婴幼儿夏秋季腹泻的最常见病因之一。轮状病毒性肠炎以发热、呕吐、腹泻、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此外,尚可引起多系统损害的合并症,严重者处理不恰当可危及患儿生命。现就我院近两年收治的132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点、治疗及转归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2009年5-11月和2010年5-11月我院儿科共收住院256例腹泻病患儿,其中明确诊断轮状病毒肠炎132例,所有患儿大便找轮状病毒抗原阳性(患儿的大便标本送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实验室检查),且大便有典型水多、量多、次数多的“三多”症状,大便常规检查白细胞<0-3个/HP。患儿年龄在4.5月~4岁,平均1.36±0.73岁,男孩70例,女孩62例,其中<2岁患儿107例。首发症状至入院时间1~6天,平均2.33±0.42天。

    1.2 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两年儿科住院治疗的132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特征、实验室检查特点及治疗转归。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临床症状:发热121例,其中低热37例,中度发热59例,高热22例,超高热3例;呕吐113例(其中5例喷射性呕吐),入院后呕吐持续时间2小时~2.5天,呕吐次数平均5~7次/天,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和少许黄绿色粘液,其中4例患儿在剧烈呕吐后有一过性血性粘液;腹痛或阵发性哭闹130例;抽搐或肢体抽动25例;干咳和/或轻微喘息42例;年长儿(>3岁)诉胸闷、心前区不适29例,诉乏力6例;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及多汗37例;所有患儿均有腹泻,87例(65.9%)患儿腹泻>10次/天,大便性状为稀水样、蛋花样或黄绿色泡沫水样,18例(13.6%)患儿大便有少许黏液,13例(9.8%)患儿大便有一过性黏液血丝,具体见表-1

    体格检查:132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脱水,其中中度脱水66例(50%),4例(3%)患儿重度脱水;精神差87例,其中4例精神萎靡伴闭眼不拢、四肢厥冷、呻吟不止;腹膨125例,132例患儿均有肠鸣音活跃或亢进;肺部听诊两肺呼吸音粗糙16例,但均未闻及明显干湿性落音;所有患儿均有相对于年龄组的心率增快,心律不齐9例,心音低钝65例;神经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2.2 实验室检查:所有病例入院后均检查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心肌酶谱、CRP及大便找轮状病毒抗原等,18例患儿粘液血便或粘液便入院时即做大便培养+药敏(大便标本送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微生物室培养)。检查结果示:所有患儿小便常规、肝肾功能无明显异常;132例大便找轮状病毒抗原阳性;11例患儿血常规中血白细胞升高,其中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仅2例;126例电解质异常,表现为血钠、血钾及碳酸氢根的异常;132例中心肌酶谱异常84例,心肌酶异常是指: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40U/L、乳酸脱氢酶(LDH)>220U/L,α-羟丁酸脱氢酶(HBDH)>182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 25 U /L中的2项或2项以上异常;18例患儿大便培养5天结果无细菌生长;52例患儿申请心电图检查,结果21例心电图异常,其中室性早搏12例, 房性早搏4例,房室传导阻滞5例,ST-T改变18例,表现为ST段偏移及T波低平或倒置;20例频繁咳嗽或干咳伴喘息者申请胸片检查,结果6例胸片报告支气管炎,余正常;18例惊厥患儿检查脑电图、5例患儿行腰穿检查脑脊液常规和生化,结果均正常。具体实验室结果见表1。

    2.3 治疗及转归:患儿入院后,高热及超高热者予解包、冷水擦浴等物理降温处理,予调整饮食,改用无乳糖奶粉喂养,对母乳喂养的小婴儿减少母乳次数,腹泻严重者停喂母乳。予利巴韦林或炎琥宁抗病毒治疗3-5天及按液体疗法原则补液、补碱纠正脱水和酸碱失衡,同时予蒙脱石散止泻、益生菌调整肠道功能等治疗;有粘液便或粘液血便予氨苄西林-舒巴坦或二代头孢静滴2-3天抗感染,待粘液便或粘液血便好转后停用,此时加服蒙脱石散止泻及益生菌调整肠道功能等。心肌酶升高患儿口服维生素E抗氧自由基、维生素C抗氧化、辅酶Q10营养心肌治疗等治疗,对心肌酶异常中CK-MB值高于2倍正常值的患儿,在口服维生素、辅酶Q10的基础上,加用大剂量维生素C静滴(100~150mg/kg.d)和二磷酸果糖160mg/kg静滴,每日1次连用7~10天为一疗程,必要时连用2疗程。

    表1 132例患儿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一览表

    *说明:异常例数占所检查患儿数的百分比

    转归:所有病例腹泻均痊愈,平均住院4.5天,腹泻持续时间最长1例为15月大的女婴,入院前后共14天(3+11天)。84例有心肌酶异常者2周后门诊复查心肌酶谱及心电图,3例心肌酶仍有异常,其中1例心肌酶CK-MB较出院时轻度升高;3例心肌酶异常患儿中2例心电图为ST-T段压低,其中1例有频发室早。再过4周后门诊复查心肌酶谱及心电图均恢复正常。

    3 讨论

    轮状病毒肠炎是一自限性疾病,无并发症时预后良好,自然病程一般为1周左右。引起广泛流行的主要是A组轮状病毒,感染后是否发病以及临床症状轻重与年龄有密切关系。本病常见于6~24个月的婴幼儿,4岁以上很少发病,本组资料中107例患儿小于2岁,年龄构成比为81.1%,与Candia 等[1]报告一致。

    轮状病毒感染的早期,病毒局限于肠壁,在小肠绒毛顶端的柱状上皮细胞内复制,使细胞发生空泡变性和坏死,致小肠绒毛肿胀、排列紊乱和变短,柱状上皮细胞脱落、数量减少,影响了小肠粘膜微绒毛的吸收和肠壁细胞的转运功能, 妨碍了钠和糖的吸收,此外,轮状病毒破坏双糖酶致乳糖不耐受[2],肠道内高渗致急性腹泻。予患儿无乳糖奶粉喂养可以明显减轻腹泻症状。

    婴儿肠黏膜屏障功能差,肠道免疫功能不成熟,病毒易通过其进入淋巴、血液循环,产生病毒血症,引起肠外器官感染,尤以心肌损害多见。轮状病毒性肠炎引起心肌损害的机制是:肠道病毒通过移位或复制引起病毒血症,对心肌细胞的溶细胞作用;病毒诱导产生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对感染病毒心肌细胞的杀伤作用;此外腹泻所致脱水、酸中毒、高钾等因素也参与其中。轮状病毒性肠炎引起心肌损害的文献报道较多,王玲平等[3]报告发生率高达82%,本研究132例患儿中84例患儿有明确的心肌损害,发生率为63.6%。轮状病毒致心肌损害经休息、营养心肌、抗氧自由基等治疗后预后良好,很少有心律失常、心肌病、心功能不全等后遗症。本组资料中3例患儿在发病4周左右仍有心肌酶的异常,8周后全部恢复正常。近年来,轮状病毒致呼吸道、肝脏及神经系统损害也逐渐被认识[4~6],何扬帆等[7]总结145例轮状病毒肠道外器官损害中呼吸道感染占44.1%,本组患儿中42例患儿有呼吸道症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872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