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综合版》 > 2011年第6期 > 正文
编号:12166357
针刺治疗226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3)
http://www.100md.com 2011年6月1日 欧阳强波 廖秀莲 孙 洁 张露芬
第1页

    参见附件(4139KB,3页)。

     4 结果

    4.1 不同证型肥胖病患者BMI的性別比例比较 (见表1),结果显示,男女两组患者BMI分布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不同证型肥胖患者BMI的性別比例比较

    注:t -2.243, P0. 111。

    4.2 不同证型肥胖患者病情与BMI的比较 (见表2),结果显示,不同证型病情的轻中重与体重指数(BMI)比较相关性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1)。

    表2 不同证型肥胖患者病情与BMI的比较

    注:X243.320a,P0.000。

    4.3 不同证型患者经三个疗程治疗后疗效频数分布比较 (见表3),结果显示,两个疗程的有效率较一个疗程的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1);三个疗程治疗后的有效率较两个疗程的明显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1)。

    表3 不同证型患者经三个疗程治疗后疗效频数分布比较

    注:X2161.470a,P 0.000。

    4.4 体重与体重指数BMI比较 (见表4),结果显示,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体重与BMI呈明显正相关,有显著性差异(P<0.01)。

    表4 体重与体重指数BMI比较

    注:X2320.816a,P0.000。

    4.5 不同证型肥胖患者三个疗程针刺治疗前后BMI比较(见表5),结果显示,不同证型肥胖患者三个疗程治疗后较治疗前BMI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

    表5 不同证型肥胖患者三个疗程治疗前后BMI比较

    注:X2217.827a,P0.000。

    4.6 肥胖患者不同证型的疗效分析 (见表6),结果显示,肥胖患者不同证型的针刺疗效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胃肠湿热型患者最多,总有效率达100.0%;其次为肝郁气滞型,总有效率达96.4%;再次是脾虚湿盛型总有效率是65.2%,而气虚血瘀型总有效率仅54.3%。

    表6 肥胖患者不同证型的疗效分析

    注:X273.952a,P0.000。

    5 讨论

    临床上常将肥胖症分为单纯性与继发性。单纯性肥胖症又可分为体质肥胖症和获得性肥胖症。获得性肥胖症是指患者自20~25岁后,由于营养过度及遗传因素而肥胖,主要分布于躯干,脂肪细胞仅有肥大而无增生,故又称为脂肪细胞单纯肥大型肥胖症。由于生理上的差异,女性体内的脂肪细胞明显地较男性多,女性脂肪占体重的22%,而男性仅占15%,女性发病率为男性的2倍。

    肥胖症包括了肥胖本身对健康的损害和肥胖的相关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症等对健康的损害两方面〖10〗。临床观察表明,肥胖病常见的证型有胃肠实热型、脾虚湿盛型、肝郁气滞型、气虚血瘀型。临床上以胃肠实热型最为常见,疗效最好。各证型除表现为体形肥胖外, 还各有自己的临床特点, 如消谷善饥是胃肠实热型肥胖患者临床上的主要症状,此外还表现动辄易汗、口干、口臭、便秘、溲赤等胃肠实热症状; 肝郁气滞型:证见形体肥胖,情绪抑郁,胸胁胀满,烦躁易怒,失眠健忘,妇女月经不调; 脾虚湿盛型脘闷痰多伴下肢浮肿; 气虚血瘀型四肢沉重乏力, 且下肢静脉曲张显著。

    肥胖的中枢机制认为,肥胖的产生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活动导致高胰岛素血症产生及过食,胰岛素增高促进脂肪合成,葡萄糖进入细胞,糖原合成增加,导致肥胖。而中医学认为超重、肥胖多因先天禀赋因素、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味、久坐少动、损伤脾胃所致,发病机制多与脾胃功能失常有关。脾胃呆滞, 运化失司, 水谷精微失于输布, 化为膏脂和水湿;或肝气不舒, 气机阻滞, 水湿内停, 化为痰湿, 留置于肌肤、脏腑、经络而见体胖浮肿。“肥人多气虚”,气虚可致血瘀, 血瘀日久, 络脉不通,症见肥胖,胸胁作痛,痛有定处,脘腹胀满。故治疗以清胃泻热、健脾利湿、疏肝理气和益气活血为主,因此中枢机制在针刺减肥中起决定性的作用,这与中医强调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相吻合〖11〗

    大量临床研究也证实了针灸减肥疗效肯定,且不易反弹,其特点是在减轻患者体重的同时,还能从整体对机体功能进行调节,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伴随症状,而且无副作用。其机理可能在于通过刺激相应的穴位,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调阴阳及调理脾胃,保持水湿代谢正常,从而促进代谢,促进脂肪分解,增加能量消耗,使机体达到一个正常的生理平衡〖12-13〗

    结论:针刺可明显改善不同证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的BMI和体重;而四个证型的单纯性肥胖症患者治疗前后以胃肠湿热型患者最多,疗效最好,其次是肝郁气滞型,脾虚湿盛型与气虚血瘀型效果较差,即实证的针刺疗效优于虚证。

    参考文献

    [1] 刘志诚.单纯性肥胖病的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8(5):317

    [2] 李金波,满斌.针灸减肥近况〖J〗.针灸临床杂志,2004,20(5):67

    [3] 邹大进.实用临床肥胖病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71-78

    [4] 翁维良,焦东海.实用中西医结合肥胖病学.北京:学苑出版社,1997:1-32

    [5] 全国第三届肥胖病研究学术会议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4139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