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综合版》 > 2011年第6期
编号:12166360
体外冲击波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康复护理(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6月1日 《中国美容医学·综合版》 2011年第6期
     2.3.2 术后护理

    体位:术后取平卧位,患肢呈外展中立位,可根据患者需要患肢垫软枕,加强静脉回流和舒适度,如单侧手术术后第一天可向健侧翻身,如双侧手术可每个2小时抬高臀部预防骶尾部皮肤压疮形成。

    病情观察: 术后6小时内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严密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情况,如有渗血应立即压迫穿刺部位15 min,并及时报告医生更换敷料再加压包扎;因术中用过溶栓和扩血管药物,注意患者有无出血倾向,如牙龈、皮下出血、腹痛等。指导患者用软毛刷刷牙;术后尽量减少注射;观察下肢末梢血液循环状况,包括温度、色泽、足背动脉的搏动、肿胀情况、下肢疼痛、感觉障碍等,以防止发生下肢动、静脉血栓;术后3天观察体温变化,超过38.0℃应给予对症处理。

    术后的功能锻炼:早期,术后1-7天待麻醉消失后即可进行下肢肌肉等长收缩和踝关节的跖屈背伸运动,可预防下肢静脉血栓,次日开始小幅度伸曲膝髋关节,以后可在此基础上加大锻炼强度,可行半卧位,屈伸膝髋关节, 3~4 组/d, 10~30次/组, 5~10 s/次。以能耐受为宜,逐渐增大。中期(术后1~4周) 继续加强早期的功能锻炼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9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