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世界》 > 2005年第4期
编号:11066608
我国农村艾滋病真相调查
http://www.100md.com 2005年4月1日 《医药世界》 2005年第4期
我国农村艾滋病真相调查
我国农村艾滋病真相调查

     日前,由中国卫生部委托零点研究集团完成的《2004年中国居民艾滋病常识及态度和行为状况研究报告》表明:农村居民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水平普遍低于城市和小城镇居民,对于艾滋病以及艾滋病病人的歧视和恐惧心理更强,安全套使用率更低,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欲求更低。这些现状决定了艾滋病防治工作在农村地区将比在城镇地区更加紧迫,也更加艰巨。

    该项调查结果来自于今年4月使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式(城镇地区)和整群抽样方式(农村地区)针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太原、长沙六个城市,辽宁锦州北宁、河北石家庄辛集、陕西咸阳兴平、广东阳江市阳东县、河南信阳浉河、云南昭通六个小城镇以及上述六个小城镇下辖的6个农村地区中的3247名18-60岁当地常住居民进行的入户访问。数据结果已根据各地实际人口规模进行加权处理,在95%的置信度下本次调查抽样误差为±1.81%。

    农村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水平普遍低于城市和城镇居民

    本次调查表明:农村居民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水平普遍低于城市和小城镇居民。具体表现在:①农村居民的艾滋病知晓率、艾滋病病毒测试知晓率、艾滋病病人与感染者区分率、对艾滋病目前不可治愈性的正确认知率等均低于城市和小城镇居民。②农村居民对于与艾滋病患者日常接触以及蚊虫叮咬等方式不会传播艾滋病的正确认知率、对于各项艾滋病正确预防措施的识别率也均低于城市和小城镇居民。③在自己或家人有输血记录的居民中,更多的农村居民缺乏医疗用血安全性意识;在自己或家人有过外科手术记录的居民中,更多的农村居民缺乏手术器械卫生安全性意识等等。
, 百拇医药
    农村居民对艾滋病及艾滋病人的歧视与恐惧心理更强

    农村居民对于艾滋病以及艾滋病病人的歧视和恐惧心理更强,具体表现在:①对艾滋病与不良道德品质的关联性认识更强;②对艾滋病人入学/就业权认同度更低;③对艾滋病人隐私权认同度更低;④对艾滋病人的紧张躲避反应更强;⑤更不愿意与感染艾滋病的同事继续共事;⑥更不愿意与感染艾滋病家人继续共同生活等等。

    农村居民安全套防病意识及安全套使用率更低

    本次调查表明:虽然安全套推广使用工作已经开展,城乡居民安全套使用率依然很低。由于对安全套的防病功能意识不足以及经济因素的制约,农村居民安全套的使用率更低。如果将性生活时从不使用安全套和偶尔使用安全套者界定为安全套低频使用者,将大多数时候使用和每次都使用者界定为安全套高频使用者,那么,城市地区安全套高频使用者比例和低频使用者比例之比为10.9%:54.8%,约为1:5。在农村地区,高频使用者和低频使用者两者之比为5.4%:71.5%,约为2:25。最近三次性行为100%使用安全套者比例城市地区为26.1%,小城镇地区为14.3%,而在农村地区仅为8.4%。另外,有12.2%的城市居民是为了预防性病而使用安全套,这一比例在农村地区仅为5.6%。
, 百拇医药
    农村居民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欲求不强

    与城市和小城镇居民相比,农村居民获取艾滋病预防措施、艾滋病传播途径、艾滋病病理知识、艾滋病症状表现、艾滋病治疗方法、艾滋病病毒检测方法等艾滋病相关知识以及艾滋病疫情信息的欲求较低。

    中国目前约八成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农村。由于农村居民人口流动频繁,流动人口又以青壮年为主,由于没有正常的性生活,因不良性接触而感染艾滋病的机会较大。流动在外的农村人口大都处于城市的边缘,住所的卫生设施和医疗保障都极度贫乏,艾滋病防护意识不强的农民在城市里更容易受到艾滋病病毒的感染,更少获得帮助。而那些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但对此一无所知的农民回到家乡,还容易把病毒传染给自己的家人。另外,在经济发展水平极低的农村地区,有偿卖血现象还没有完全杜绝,因卖血或因输血而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现象还时有发生。

    提高农村居民的艾滋病知识水平、改变他们的态度和行为,都不是短时期内能完成的,因此,农村地区的艾滋病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 百拇医药(张大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