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世界》 > 2005年第4期
编号:11066592
最是坑人假广告
http://www.100md.com 2005年4月1日 《医药世界》 2005年第4期
     新华社记者报道说,2004年广西卫生监督机构共监测各大媒体发布的医疗广告1.29万多条(次),涉及各类医疗机构102家,违法虚假医疗广告竟占总监测数的98%以上。 铺天盖地的医疗广告中违法虚假的比例之高,令人震惊。

    发布这些违法虚假广告的医家,或许在医疗被推向市场时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一时手足无措,竟连自己也失去了健康常态,为了眼前的经济效益,“病急乱投医”地祭起“以钱为纲”的财神菩萨来,不但置党纪国法于脑后,便连一个“白衣天使”最起码的良心也顾不上了,哪样生财搞哪样,啥话蒙人说啥话。对于这股严重侵扰腐蚀着医务界的歪风,有关方面非下大决心花大力气严加整肃不可,否则,不但难以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也会影响民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增加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值得注意的是,这类坑人假广告中,还有不少其实是出自一些根本不具备行医资格的“当代华佗”、“老军医”之类骗子之手,他们说起谎来当然更是肆无忌惮,设起圈套尤其荒唐卑劣。对后一类人的违法诈骗行径,当然更应该及时有效地打击治理,以清理混乱的医疗环境,保持正常的社会秩序。

    违法虚假医疗广告泛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媒体无视法律尊严,不顾社会公德,将谋求广告收入的最大化作为惟一的经营目标,在与广告客户打交道时,岂止是把关不严,有时根本是有关不把,有法不依,甚至明知有假,公然放行,在笑纳大笔钱财的同时,将蒙骗万千病家的亏心广告、缺德广告推上了冠冕堂皇的展示平台,在某种意义上也将自己变成了骗局的同谋者、骗子的合伙人。对于这样的只“向钱看”而不对观众听众读者负责不向社会负责的媒体,恐怕相关管理部门也得出示一下黄牌甚至红牌,使其幡然醒悟才好。

    趁病打劫掏腰包,最是坑人假广告。就百姓们的意愿而言,不法之徒的罪恶行为当然要厉行惩罚,合法团体的违法动作,也得坚决纠正。, 百拇医药(吴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