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世界》 > 2005年第7期
编号:11066509
OTC定价权下放的悲与欢
http://www.100md.com 2005年7月1日 《医药世界》 2005年第7期
     业内人士担心:各省分别定价可能因地方保护造成不公平竞争

    抗生素降价风波尚未平息,即将实施的非处方药(OTC)定价新方案又在医药企业中引起巨大反响。又一场要求重新考虑的“上书”行动在医药行业内展开。

    据悉,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即将于今年8月1日起对全国的OTC定价作一个调整,将原先国家发改委定价的权利下放到各省级发改委。消息一出,诸多OTC业务占较大板块的医药企业纷纷举起了“反对牌”。

    继国家发改委药品降价方案遭受部分药企质疑被迫搁浅后,本月发改委将推出的OTC(非处方药)定价新规,又受到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及其所属会员企业的反击。

    新规将把所有OTC品种的价格管理权限由国家发改委下放到省级发改委,而这一规则已获得国务院批准,即将付诸实施。

    不过这一OTC价格管理权限的改变,将使相关药企不得不面对多个不同的定价部门,令一些药企极感不安,因此出现“反击”事件。但业内专家评论说,OTC定价新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OTC价格虚高,其市场接受程度反而会比较高。

    发改委的意图

    “这样的定价方式可能会导致市场价格混乱,从而引起消费者的不满。”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秘书长王伟说。他说,以前OTC药物的定价方式是,医保目录内的甲类药品全部由国家定价,乙类药品则由政府定一个指导价格,然后各省市根据实际情况有5%的价格浮动。而现在新的定价方式将把所有OTC的定价权利交给各省级发改委自行定价。

    王伟表示,这样导致的结果将会是同样一个药品各地定价却不一样,也许在A地卖5元,而在B地就卖8元,从而造成各地的价格无法统一。而对于企业来说,如果有多个OTC品种,就必须每个品种分别到各省市去申请定价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51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