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世界》 > 2005年第8期
编号:11066449
冠心病中医治疗十法
http://www.100md.com 2005年8月1日 《医药世界》 2005年第8期
     冠心病,在历代中医文献中被称作为“真心痛”、“厥心痛”、“卒心痛”、“久心痛”、“膈心痛”、“胸痹”、“包络之痛”,及“心痛”等名称。并经历漫长的历史沿革,为中医认识治疗这一疾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根据对该病病因病机的认识,中医治疗大体上可归纳以下十法。

    一、宣痹通阳法:该法适用于素体阳气不足,胸阳不振,外寒乘虚侵袭,以致阴寒凝滞,痹阻脉络所致。常见证有:终日伏安少动,心痛彻背,背痛彻胸,感寒痛甚,痛剧则肢冷而厥,面色苍白,舌苔白,脉沉细。

    代表方剂:栝蒌薤白白酒汤(《金匮要略》)。若证见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痛剧则无休止,身寒肢冷,咳嗽短气,喘息不得卧,脉沉紧,为阴寒极盛,胸痹之重证。张仲景在(《金匮要略》)用乌头赤石脂丸,以蜀椒、干姜、乌头、附子逐寒邪严重的沉寒痼冷,用的是一派大辛大温的药物。清代王旭高《退思集类方歌注》谓此方是“填寒厥气横冲之孔道,俾胸背之气各不相犯”,也是着眼于逐寒邪,振阳气。常用药物:薤白、桂枝、干姜、附子、蜀椒、细辛、乌头、葱白、肉桂、荜拨、良姜。

    二、涤痰活络法:用于证为胸中气塞,胸窒闷,重压感,短气心悸,肢体沉重,形体肥胖,痰多,苔白腻,脉弦滑。此为脾失健运,痰浊内生;或郁怒伤肝,肝郁气结,气郁化火,灼津成痰,顽痰结于胸中所致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3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