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世界》 > 2005年第12期
编号:11066720
“担忧”中医科学的未来传承(1)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2月1日 《医药世界》 2005年第12期
     千秋道统,天下谁御?

    中医常常把用药之法比喻成用兵之道。病患有大有小,小病可以耗精,大病可以伤命。药物是攻打敌人的士兵。一定要知己知彼,在多种攻打战术中选取一种最佳战术。《孙子兵法》十三篇,其实已经说尽了用药治病之法。用药用兵的精妙,是五千年来中国人苦苦求索的结果。

    中医从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中走来,从《黄帝内经》到《伤寒论》,从金元争鸣到温病诸家,创造了许多辉煌历程;二十一世纪的中医医学,我们担负着复兴与崛起的光荣使命,担负着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责任,我们已经到了该觉醒的时候!

    现代医学(西医)的发展和渗透,使独特的民族传统医学体系处境艰难,中医学在不断的实践中得以发展,足以说明它的自身优势和特点。近年来,中医学面前的问题很多,发展速度几乎停滞不前。中医的现状如何?问题在哪里?中医学的发展路在何方?带着诸多疑问,本刊记者专程采访了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陈武山教授。
, 百拇医药
    记者:说到中医,一些“业外”人士和一些特殊的“业内”人士有一种同样的看法,说中医有些“落伍”了,当然,这肯定是与西医对比来看的。您作为业内人士有何看法?中医学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陈教授:你问得正好。其实,1999年我曾经写过一篇题为“中医学存在的问题”的文章,发表在中国中医科学院院报上。因为指出的问题比较尖锐,多数中医方面的杂志都没敢刊登此文。当时就说到了中医“治未病”比不了西医的预防医学效果;以西医话中医,失去中医特色的问题;中医毒性药物的研究不足的问题;对新疾病谱缺少新治疗方法的问题;中医理论研究尚不规范的问题;中医国际化速度太慢的问题等等。对于这几个方面,我都做了详细说明。

    记者:说实话,早就听说您对现代中医学发展存在的问题有思考,有一些新颖的观点。但我觉得大家更愿意听听其中您对“以西医话中医,失去中医特色的问题”的看法。

    陈教授:当然可以。虽说中、西医的对象均是人,但就其理论和方法而言,显然不是一个医学体系。现代中医学研究总是欲以西医为中心来回划圈圈,认为这就是现代中医学的发展方向,那就大错特错了,存在的问题自然会有不少。比如动物模型的设计,就糖尿病而言,中医有各种辨证分型,并且也是在此基础上选方用药,然而动物模型除能查出小白鼠(或犬,或猫,或小白兔)的血糖、尿糖等值外,对于小白鼠的神态、面色、表情、心态、肤色、口舌干燥的情况及舌苔、脉象等则一无所知,再说,人与人之间还存在明显的体质差别,人与动物能有一样的可比性吗?这样如何辨证用药?如何知道疾病属于何种证型?这样的研究只能算是中西医结合方法,而不应是唯一的中医研究方法,更不是最好的方法。
, 百拇医药
    中药的研究更是如此。如中药麻黄中提取的麻黄素等,不能替代全麻黄的功效,而且副作用不小。简言之,当高血压患者出现哮喘病时是禁止使用麻黄素的。大部分医者受此影响,不敢用全麻黄的配方来治疗高血压患者的外感寒症。但是,一些有经验的中医师却仍然能用麻黄来治疗患高血压的外感或哮喘病人,不但效果很好,也没有什么禁忌症,道理就在于此。像这样的研究“成果”,必然影响中医学自身的发展。

    所幸的是,现在有不少的专家、学者都认识到了类似的问题,也有一些相关的文章见诸报端,我想这些问题迟早会得到解决的。

    记 者:中医的临床状况如何呢?会不会也存在一些类似的问题,或者说困惑点?

    陈教授:当然也有,比如关于“辨证”与“辨病”的问题。中西医教师、大夫及科研人员都认同:“中医的特色是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西医的特色则是辨病论治和分散治疗。”

    但是,现在的中医,一般都是见你有几个疾病的诊断,就给确定几个辨证类型,比如某位患者诊断为:高血压(辨证:肝阳上亢),糖尿病(辨证:阴津亏损),高脂血症(辨证:痰湿内阻)……先不说诊断方面是否符合西医的标准,这样下中医辨证,根本就不知患者到底属于什么证型。就治疗而言,一定也会让中医用药无所适从。从中医的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看,根本算不上有中医特色,严格地讲,根本就不是什么中医的诊治方法。但现在临床上这样的现象却大行其道,并美其名曰“现代中医”。
, 百拇医药
    由于现在中医在“辨证论治”出现了“变异”,所以连带出来的问题更是一个接一个。比如,现在去找中医看病(特别是中老年慢性患者),中医师一般都会给你开大处方,或者另外开三种以上的中成药。为什么呢?因为现在许多中医都学会了西医那一套“对症处理”的方法,患者有多少临床症状,我就给你配用几种中药。因为中老年慢性患者一般症状都较多,自然处方也就越开越大了。更可怕的是,不仅汤剂处方大,还会同时给开三种以上不同功效的中成药!一次吃那么的中药困难不说,药物之间的对抗影响了治疗效果的情况也必然发生,这也不能算是真正的中医。

    记 者:说到“辨证论治”,我也有一个问题也想问问,是否中医讲究“辨证论治”,而西医讲究“辨病论治”?

    陈教授:说实话,开始学中医时我也这样认为,但近20年的临床经历告诉我,不仅中医讲究“辨证论治”,西医也讲究“辨证论治”;同样也不只是西医讲究“辨病论治”,中医同样也讲究“辨病论治”。而且,中医还是讲究“辨病论治”在先、“辨证论治”在后。
, 百拇医药
    中医的例子就可以从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中找到答案;西医的例子,也可随便选出一种病来解释,例如:高血压病就可以分成几种类型、糖尿病也是多种类型、冠心病还有多种类型,另外,甲状腺机能亢进、慢性肾炎等,无不需要先“辨证”然后“论治”。因此,我认为只强调中医才重视“辨证论治”说法不妥。

    同样,中医不重视“辨病论治”的观点也不妥当。如《伤寒论》中每一篇目都先提到“……病脉证辨治”,自然是先有病,然后再辨证。只是老祖宗那里不是按现在的病名来说“病”,而是按自然的规律来说“病”。如果现在还不懂中医怎么来看这个病,那自然可以说中医不重视“辨病论治”,因为你只知道用西医观点来解释中医理论。如果已经了解了中医也有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那么,就不该再有那种想法了。

    记 者:陈教授,您知道现在国外中医发展状况如何?外国人是如何看待中医的呢?

    陈教授:这个提问够大的,很难用一句话来说明。各国的人有各自不同的看法,但大多数人都越来越接受和承认中国中医的诊疗方法了。特别是对于发达国家过于昂贵的西医检测费用,过于繁杂和严格的检测申请预约程序,及大量西药毒副作用的出现,让许多外国人开始青睐中医治疗了。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特意来中国看中医,同时,也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专门学习中医的针灸、中药、按摩术等,就是明显例证。
, 百拇医药
    但是,由于中医人才多外语水平有限,加之出国留学的机会很少,目前大多数在国外行医者又多不是出身于中医专业,甚至有些仅是通过出国前3-4个月的培训就到外面“行医”了。他们虽然也能用针灸治疗一些疾病,但实际效果显然与专业水平有较大差距。由此而显示的针灸(中医学)水平,自然会受到外国人冷落,从而阻碍了中医学国际化的进程。遗憾的是,中医学专门人才出国的机会或办法不多,其所学专业也很少受到国外机构的邀请,即使好不容易得到了邀请,又会因种种原因难以成行,或只能到那里帮助一些实验室的基础工作(没有或少有机会进入临床治疗的主流领域),对促进中医学真正走向国际市场没有实际意义。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和真实的对话,即使再好的医学也难以让人早日接受。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影响中医学发展的原因。

    [ 下 页 ], 百拇医药(汪 洋)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