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世界》 > 2006年第8期
编号:11185845
“双向转诊”,是喜?还是忧?
http://www.100md.com 2006年8月1日 《医药世界》 2006年第8期
“双向转诊”,是喜?还是忧?

    2006年2月10日,在卫生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毛群安称:今年中国政府将加强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可望突破多年医改过程中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之瓶颈。政府鼓励各城市试推社区医院“首诊制”,探索建立基层中小医院与附近大医院的“双向转诊”制,通过实现病人合理分流,努力实现城市医疗卫生资源合理配置,方便居民“小病在社区,大病转诊到大医院”,减少患者辗转求医的环节和花费。

    半年多过去了。“首诊制”也好,“双向转诊”也罢,各城市各地区都在积极“试推”,努力探索,谨慎试行。有关人士认为,在城市医疗改革的进程中,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大中型医院间的双向转诊制度,是最终解决群众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他们相信,“随着实践的深入和相关机制的建立、完善,双向转诊制最终会出现燎原之势。”

    广东省人民医院是首创“双向转诊”模式的医院之一。早在去年8月以来,“省医”在全省签订的双向转诊对口医院多达94家,仅在广州市的就有10家。

    2006年7月26日,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交通医院合作医疗点挂牌揭幕仪式隆重举行,省交通厅、卫生厅和两家合作医院的领导出席。出席揭幕仪式之后,记者分别采访了有关领导和专家,于是对“双向转诊”有如下看法和意见。

    “双向转诊”的成效明显

    省人民医院院长林曙光认为,“双向会诊”既减少了患者在大医院的复诊费、住院费,还能腾出大医院的床位、现代设备、优质服务等,优化了医疗资源。以广东省交通医院为例。该院是隶属交通系统有五十多年历史的医保定点基层医院,作为第二批签约的合作医院,自2005年11月份与“省医”签署“双向转诊协议”以来,半年转诊病人20人,其中上转11人,下转9人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84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