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世界》 > 2006年第8期
编号:11185779
门诊注射室的采血工作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06年8月1日 《医药世界》 2006年第8期
    文章编号:1008-6919(2006)08-0094-02

    中图分类号:R472.9

    文献标识码:B

    我院取血室担负全院除急诊之外的所有门诊血标本的采集任务,工作量大。自从采用真空采血的操作后,病人等候的时间大大缩短了,减轻了护士的劳动强度。由于真空采血的操作准确可靠,所以被各医院普遍应用。但采集血标本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在临床操作中,有几种问题影响血标本的准确性。现将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阐述如下:

    ⒈漏血

    ⒈⒈原因:双向采血针短针头胶套出质量不过关,针刺后无法自动回缩。在采集第二管血时,使血液流到持针器中(多发生在采集多管血标本时);另一种是采血针短针头处的针头胶套未封闭(少见)。

    ⒈⒉措施:采集多管血标本更换下采血管时,应平行插入采血针(有利于胶套回缩);不可倾斜插入(因采血管前端的胶帽的中央内面是凹槽,而四周是约0.5CM长的边沿)。操作前要做好三查七对,在连接持针器时仔细查看。

    ⒉溶血

    ⒉⒈原因:

    ⒉⒈⒈血液通过细针压力过大,粗针速度过快,红细胞膨胀破裂造成溶血。

    ⒉⒈⒉运输过程中剧烈震荡或颠倒混匀次数过多及剧烈震荡。

    ⒉⒈⒊血管较细时取血时间较长或人为挤压。

    ⒉⒈⒋病人体质差(遗传性酶异常、血管壁异常、人工肺、人工瓣膜、心脏病、肾脏病、恶性高血压)。

    ⒉⒈⒌离心过度,高温可使血细胞破坏,冰冻后溶解易溶血。

    ⒉⒈⒍带针头往采血管内注入血液时由于压力的作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37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