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世界》 > 2006年第9期
编号:11365863
提升实习护士急救意识方法的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06年9月1日 《医药世界》 2006年第9期
     关键词:实习护士急救意识急救护理

    随着人类活动空间的扩大、寿命的延长、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以及交通运输多样化等因素,使急症和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有明显增多的趋势,对此若不采取有效的医疗救护措施,就有可能导致一些可以挽救的生命丧失救治的机会。因此为了适应急诊医学发展和社会的需要,进一步加强急救护理学的教育势在必行。而护生急救意识的培养是提升急救水平的关键所在。意识,是人们头脑中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急救意识,是护士对急危重症病人的病情时刻保持警惕性、并在抢救时具备分秒必争的意识。急救意识是当代护士应具备的基本素质[1]。要有强烈的时间观念,抢救过程要敏锐地观察病情,果断地采取有效地急救措施。为此,我院急诊科在如何强化护生急救意识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1 对象

    2002年-2005年共带教护生189人,其中本科生60人、专科生95人、中专生34人。平均年龄为:21+0.56岁。实习时间均为2周。
, 百拇医药
    2 方法

    2.1 提高实习护士主动参与急救的意识

    2.1.1 根据急诊科的工作特点,尽快使护生完成角色转变

    实习护士由于长期在学校学习和生活,缺乏社会经验,初次面对病人,特别是急危重症病人,往往观望等待,束手无策。他们一方面想为病人服务,帮助其解除痛苦,成为带教老师的帮手;另一方面又不知道从何做起,唯恐好心办错事,给工作造成损失。我们在带教工作中体会到实习护士普遍存在这一思想矛盾,是实习初期的巨大障碍,如不尽快解决,将对实习教学质量产生较大影响。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实习护士初接触急诊科时安排带教老师结合个人的工作经历和成长过程,讲述如何从学生到护士的角色转换,从而使实习护士一到急诊科就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另外为了尽快让护生适应和熟悉急诊日常工作程序和抢救操作技能,我们还安排带教老师在实习护士进入科室第一天介绍急诊科工作环境、特点、人员结构、各班职责。让学生尽快对急诊科有一个总体的了解。
, 百拇医药
    2.1.2 熟悉常见的急救程序及常用抢救仪器的操作方法。

    利用实物、图片等讲解常见的抢救程序及技术操作,如现场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术、洗胃术、有机磷中毒病人的抢救程序、人工呼吸机、除颤仪、心电图机的操作程序等。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模拟操作。让实习护士明白护士是各种急救护理措施与病人联系的枢纽,抢救时做到快、准、稳。准确使用各种仪器、物品定位等。现代急救的特点,反映在新技术的应用。急救护士不单是只给病人吸氧,建立静脉通路,而且应具备各种先进仪器的使用、维修和保养。

    2.2 强化时间就是生命的概念

    急诊护理工作中“急”字尤为突出,时间就是生命。带教老师需让学生明白,迅速、准确、有效的抢救措施,是提高抢救成功的重要因素。

    当遇到伤病员外伤出血、骨折、休克,尤其是对心博骤停的患者,相差几分钟就关系患者的生死存亡,现代医学告诉我们猝死病人抢救的最佳时间是4分钟,严重创伤伤员的抢救黄金时间是30分钟。因此时间就是生命。急诊病人危重、病情复杂、变化快,为此我们采取了模拟训练的方法即:老师事先设计好数个不同病情的模拟病人,让护生自己在20分钟内同时处理3-4个病人,必须根据病人的体征及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进行预诊分类、果断救治,延误时间就会导致病人病情恶化、甚至死亡。群体配合急救训练:在分项训练达标的基础上进行。如设计一心博骤停病例,由5名学生共同抢救,限时5分钟内复苏成功。要求先根据模拟病人的临床表现意识状态、呼吸、心率情况,作出快速判断,然后立即进行群体抢救:学生1(胸外按压)、学生2(人工呼吸)、学生3(给药)、学生4(心电监护、电除颤)、学生5(记录抢救过程)。以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为准,每三个循环轮换一次。整体配合抢救过程中,要求每项操作每人必须轮作一次。许多护生反映通过模拟训练,更真切的体会到急诊科护士的急救意识和操作技术能力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增强了护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 百拇医药
    在急重症患者多时,可让护生跟随老师直接参与抢救,并强化时间观念,感受工作人员沉着、冷静、紧张有序的工作作风,培养护生迅速稳健的急救意识。

    2.3 提高护生的观察及应变能力

    对就诊病人而言,一般分为两种类型:一类为短时间内有生命危险的病人,称为危重病人如:心肌梗死、窒息、休克等。另一类为病情紧急但短时间内无生命危险的病人,如骨折、急腹症、重症哮喘等病人[2]。在急诊分诊中指导护生如何运用一看、二摸、三测的方法来了解判断病情。即一看患者的意识、表情、瞳孔、面色;二摸脉搏的强弱、快慢;三测血压及尿量,并随机对护生进行提问,从护理角度出发,分析判断救治原则和护理要点。

    对急危重病人入院后除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外,更重要的是全面观察其病情变化;例如接诊一高处坠落伤者,可能要求判断是否有颅脑外伤、胸外伤、腹部闭合伤、各种骨折,是否有多发伤、复合伤等,通过接触病人,观察病情迅速判断哪一个是主要问题,可能发生的意外和并发症;同时还对患者家属做解释工作等。通过这一系列过程,可以启发护生在短时间内思考的能力,指导其分析潜在的危险因素,以适应尽早发现、尽快抢救的要求。带教中意在使学生明了,作为一名护士面对急危重症病人时,应做什么、怎样做,如何进行有预见性的护理,结合病情变化做好针对性的抢救准备,主要协助医生及时进行救治等。
, 百拇医药
    2.4 提高带教老师的教学意识和水平

    高质量的教学需要高素质的老师。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教学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工作中我们首先明确临床带教教师是护士兼带教的双重任务,做好带教工作也是护士重要的职责之一。对年轻教师要进行一定的培训和考核,教师需要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各种急救技能及应急能力外,还要有较为丰富的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人文知识。以崇高的敬业精神去激励学生,并在临床工作中灵活应用与体现,以自己丰富的知识和过硬的工作能力,取得护生的信任和敬慕。

    3 结论

    急救护理是在瞬间决定病人生死存亡的能动性工作[3]。无论是创伤、休克、严重感染、严重烧伤或是心、肺、脑等各种脏器的损伤,都要求急诊护士具备急救意识。因此在急诊科带教工作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实习护士的急救意识,在掌握基本技术操作的基础上要求做到稳、准、快,在接诊、分诊和病情观察上,要求有敏捷的思维能力和准确、迅速的判断和处理能力。当然要做到这些,有赖于各科理论知识与经验的积累。我们急诊科通过采取以上措施,有意识有目的培养实习护士的急救意识,强化急救观念,对她们今后的护理生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初铁轶,王莉莉.强化急救意识提高护士的急救技能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26卷第3期:55-56.

    2 周秀华主编.《急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年3月第1版,6页.

    3 陆小惠:浅谈急诊科的带教方法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0年12月第22卷.第6期:1006., 百拇医药(高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