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世界》 > 2007年第1期
编号:11364682
论活血化瘀法对心力衰竭的特效作用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月1日 《医药世界》 2007年第1期
     摘要:心力衰竭属中医的心悸和胸痹范畴,在治疗方面,现代医药的治疗方法很多,但效果不够理想,中医在辨证应用益气、或温阳的基础上,再采用活血化瘀法,收到了独特疗效,优势作用明显。

    关键词:心悸;胸痹;心力衰竭;益气;温阳;活血化瘀。

    在祖国医学里,心力衰竭属于心悸和胸痹范畴,病位在心,其发病和心气虚、心阳虚密切相关,临床上可见心悸怔忡、气短喘促、胸闷不舒、动则悸发、心痛时作等症状,故祖国医学一直沿用益气、温阳法治疗,而单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的报道很少。心主血脉,若因心气不足、心阳不振,阳气不能鼓动血液运行;或因寒邪侵袭,寒性凝聚,而使血液运行不畅,甚至瘀阻;或因痹证发展,“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素问?痹论》)而成心痹,均会导致心脉瘀阻,而引起心悸怔忡。近年来有人经大量实验证明,气虚或阳虚动物有显著的血液流变学改变,存在着血瘀倾向。笔者认为心力衰竭的发生多在本虚(心气虚、心阳虚)的基础上,兼有标实(血瘀、气滞、寒凝),总属本虚标实之证,所以对表现心气虚、心阳虚之心衰病人的治疗,除益气、行气、温阳、化痰外,还必须同时配伍活血化瘀药,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 http://www.100md.com
    一、益气活血法

    临床上,各种心力衰竭病人都有心气虚的表现,如心悸气短、动则悸发。心气虚一方面出现左心功能不全,另一方面导致脏器瘀血,即右心功能不全,所以,表现心气虚之心衰病人的治疗,除益气外,同时还要配伍活血化瘀。标本兼治,益气活血化瘀为根本治疗大法,拟以补阳还五汤(黄芪、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地龙)加减。另外,气阴两虚型的心力衰竭可用生脉散配伍活血药治疗。

    案例1:患者栾××,男,56岁,2004年5月10日来诊。素有心悸、胸闷10余年,5天前因劳累辛苦,遂心悸、胸闷加剧,伴有气短,动则尤甚,不能平卧,肢体水肿,尿少,舌质紫暗,苔薄白,脉涩而数。西医查体:心界向左右两侧扩大,心率126次/min,早搏3~5次/min,二尖瓣区可闻及三级以上的收缩期杂音,腹部彭隆,有少量移动性浊音,双下肢中度浮肿,余阴。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全心肥大伴劳损,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偶发室早。腹部B超示:肝内瘀血、体积稍增大,少量腹水。中医诊断:心悸,气虚血瘀;西医诊断: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住院后,起初予洋地黄制剂和利尿剂等治疗,以上诸症未见改善,遂加用益气活血化瘀中药,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处方:黄芪30g、丹参25 g、当归20 g、赤芍15 g、川芎15 g、地龙15 g、桃仁10 g、红花5 g、甘草10 g,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连用5天后,无心悸气短,浮肿减轻,每日尿量增多,患者病情明显好转。药中病机,上方化裁服20剂而愈。
, 百拇医药
    二、温阳活血法

    中医治疗心衰的传统是益气温阳法,如《伤寒杂病论》的温阳行水真武汤之类。临床上,心衰患者用温阳益气行水法治疗不效时而改用温阳活血法常有显效。方可拟真武汤(炮附子、茯苓、白术、芍药、生姜)加黄芪、桃仁、红花、丹参、牛膝、郁金等化裁。因为心衰病人在心气不足基础上可以发展成为阳气亏虚,而心阳失于温振鼓动导致心衰的临床表现加重。大量的临床实验证明,附子、黄芪、丹参配伍有协同作用,比单一温阳法治疗心力衰竭更具有显著疗效。

    案例2:患者孙××,女,48岁,2005年2月12日诊。素有“慢性支气管炎”近10年,3天前因气候骤寒,旧病复发而今来诊。自觉形寒肢冷,咳白色泡沫样稀痰,气喘气促,夜间喘咳不能平卧,小便短少,双下肢凹陷性水肿,舌质暗红,苔薄白滑润,脉沉细数。查体:口唇青紫,颈静脉怒张,桶状胸,双肺底满布湿罗音。心界略向左扩大,心率108次/min,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下肢有指压痕。血常规示:白细胞12.8×109/L,N85%,L15%;胸部正位片:慢支合并重度肺气肿,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右心房肥大。中医诊断:喘证,脾肾阳虚,水气凌心;西医诊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经吸氧、抗炎和强心利尿等治疗3天,病情无明显变化,加用中药温阳利水、益气活血,方用真武汤加减,处方:炮附子10g、白芍20 g、桂枝10 g、茯苓20 g、白术15 g、黄芪50 g、丹参20 g、郁金15 g、川芎15 g、甘草10 g。日一剂,水煎早晚分服,连用5天后,患者精神好转,尿量增多,喘促咳痰减轻,能平卧。药中病机,停止吸氧,守方继服12剂而愈。

    三、体会

    心力衰竭属中医心悸和胸痹范畴,临床比较多见,其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大都不够理想。现代医学认为心力衰竭几乎都伴有各脏器明显充血的临床表现,即中医的瘀血。中医认为,因心气虚、心阳虚,无力鼓动血脉,导致血性瘀滞,阳虚、气虚、血滞是本病的关键所在,笔者根据祖国医学中的“气血相关”学说,试以益气活血法和温阳活血法治疗本病,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综上所述,用中医的活血化瘀法治疗心力衰竭确有独特疗效,优势作用显著。, 百拇医药(李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