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市场形势将更加严峻(1)
业内有关专家预测,2007年国家对医药行业监管力度将进一步加强,药品政策性降价继续进行,外资企业介入程度加深,市场形势将更加严峻;跨国公司加快实施全球化战略,民族药业发展更加困难。
2006年是我国医药行业形势严峻的一年,面临国家政策的重大调整和严格监控、主导产品价格处于低价徘徊、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国家连续对制剂产品降价、人民币连续升值等诸多不利因素,但全行业总体上仍取得了较好成绩。有关专家预测,2007年国家对医药行业监管力度将进一步加强,药品政策性降价继续进行,外资企业介入程度加深,市场形势将更加严峻;跨国公司加快实施全球化战略,民族药业发展更加困难。
有关专家分析认为,影响2007年医药行业市场形势的主要因素:一是原材料价格依然居高不下。煤、电、油、运、水、蒸汽、农产品等各种原材料、动力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其中相当部分在2007年还有上涨的趋势,使医药生产成本不断升高,困扰医药行业的发展。
二是制剂药品降价不可避免。2007年,国家发改委将进一步对药价进行调整,业内关注已久的国家发改委第21次药品调价政策出台。此次价格调整主要针对心脑血管和内分泌类药品,仍以降价为主,平均降幅达到21%,其中专利药平均降幅为10%,原研药平均降幅为16%,部分产品的最高降幅甚至达到80%-90%。今后,国家发改委将每两年对药价调整一次。对于制药企业来说,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三是环保治理投入加大,赢利能力降低。化学原料药产业是一个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随着国家对环保监管力度加大,制药企业在环保治理方面的投入逐年增加,加大了企业的产品成本,降低了企业的赢利能力,也是造成医药制造企业利润减少、甚至亏损的一个主要原因。
四是跨国公司加快实施全球化战略,民族药业发展更加困难。从世界医药经济的运行情况看,跨国企业加快实施全球化战略,竞争热点就是具有强大发展后劲的中国市场。这对中国医药市场产生的影响是,在跨国公司加大对中国投资的同时,外商独资企业将成为主导,外资企业市场份额上升,同时跨国企业将研发中心也搬到中国,使得专利药生产和科研本土化的进程加快,对国内制药企业将产生一些影响,也将促进国内医药产业的结构调整。
“十一五”是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时期,有关专家建议,应尽快落实医药工业发展规划,加快完善医药发展相关配套政策,为“十一五”医药工业协调、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医药行业应充分利用好四个有利因素。
首先,2007年随着国家医疗体制改革,国家将出台新的医改方案,政府将加大卫生投入,解决医疗机构的收入补偿问题。在国家发改委对药品降价的同时,医保目录还将扩容调整。这为企业营销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其次,随着国家支持企业自主创新政策的进一步落实,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将更加高涨。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为支撑、市场为导向、产品为核心、产学研相结合的医药创新体系将逐步建立,企业研发的新产品必将拉动2007年医药经济的增长。
第三,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医药行业面对的煤、电、油、运、水、蒸汽、农产品等各种原辅材料、动力价格一直居高不下,进一步加强能源管理,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将成为企业苦练内功的首选。企业将制定措施,明确目标,依靠技术进步节能降耗。通过节能降耗降低产品成本努力增加效益,在2007年将会出现一个新的局面。
第四,2007年将继续加快国际认证的步伐,这为制药企业产品走进国际市场、出口创汇提供了有力保障。2007年医药行业出口会继续增长,将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
2006年1至11月全国医药行业发展状况
国家统计局发布了医药行业2006年1~11月份的统计数据,尽管受国家政策调控以及行业内部竞争加剧的影响,我国的医药行业仍然表现为稳步上升的趋势。其中,生产、销售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出口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成本费用持续增加,经济效益有所回升,利润增幅终于超过10%。
医药行业抗风险能力逐步提高
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副会长朱长浩认为,2006年是中国医药行业多事之秋的一年,在医药市场多变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医药行业抗风险能力正逐步提高,但行业整体赢利水平依旧不高。
2006年1~11月,我国医药行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4760.23亿元,同比增长18.39%,较前三季度的增幅微跌。其中,化学原料药工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161.71亿元,同比增长17.11%;化学药品制剂工业累计实现1353.87亿元,同比增长14.48%;中成药工业累计实现1031.37亿元,同比增长13.86%,增幅列各子行业之末;中药饮片加工业累计实现191.41亿元,同比增长30.56%;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行业(简称医疗器械)实现399.61亿元,同比增长26.95%;生物生化制品行业实现381.07亿元,同比增长24.85%;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行业(简称卫生材料)实现209.04亿元,同比增长39.93%,在所有的子行业中增幅最大;制药机械实现32.14亿元,同比增长31.85%。
2006年1~11月,医药工业总产值排名前10位的省市在医药工业中所占的比例为67.94%,山东、江苏和浙江省继续居排行榜的三甲,增幅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山东、河南和广东省。
2006年1~11月,全行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661.45亿元,同比增长16.55%。全行业累计实现工业销售产值4525.59亿元,同比增长19.71%。其中,卫生材料、中药饮片加工、生物生化、制药机械和医疗器械行业分别完成销售产值203.77亿元、179.21亿元、361.24亿元、30.10亿元和382.9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5%、31.54%、28.15%、25.64%和24.95%,增速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化学原料药、化学药品制剂和中成药行业为销售产值最高的3个分行业,分别完成销售产值1124.37亿元、1285.14亿元和958.79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9.01%、15.39%和15.10%,同比增幅均落后于全行业平均水平,增速进一步下降。
2006年1~11月,全行业累计完成出口交货值590.26亿元,同比增长26.83%,继续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作为医药出口两大组成之一的化学原料药行业,出口交货值占全行业的45.59%,在面临反倾销反垄断双重压力下,实现出口交货值269.09亿元,同比增长17.59%;出口交货值居第二位、占比23.37%的是医疗器械行业,累计实现出口交货值137.93亿元,同比增长42.52%。在成品药方面,生物生化制品和中成药分别实现出口交货值61.41亿元和26.3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49%和24.07%,呈现快速增长势头;化学药品制剂累计实现出口交货值51.60亿元,同比增长达到18.46%。
产销衔接方面,2006年1~11月医药工业平均产销率为95.07%,比上年同期高1.11个百分点,处于历史较高水平,整体产销较为稳定。除医疗器械行业和制药机械行业产销率分别较去年同期下降1.28个和4.41个百分点外,其他分行业的产销率均比上年同期有所提高。
2006年1~11月,全国医药工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4461.74亿元,同比增长为18.12%。其中,卫生材料、中药饮片加工、制药机械、生物生化和医疗器械行业分别实现销售收入192.97亿元、169.32亿元、29.53亿元、347.38亿元和379.7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2.42%、35.62%、30.25%、25.04%和23.21%,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化学原料药、化学药品制剂的销售收入增幅相当,同比分别增长15.00%和15.81%,均低于全行业的平均增幅,分别实现销售收入1147.95亿元和1248.51亿元;中成药工业实现销售收入945.82亿元,其增幅列全行业末位,为13.47%。
[ 下 页 ], http://www.100md.com(林 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