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百事通.健康一点通》 > 2018年第9期
编号:13279115
病理报告为何不能“立等可取”
http://www.100md.com 2018年9月1日 《家庭百事通·健康一点通》 2018年第9期
     一份肿瘤病理报告就像患者的一份“判决书”。病理诊断不仅可以判定肿瘤的良恶性,还可以诊断肿瘤的原发灶在哪,肿瘤是否需要切除,切多大范围,切得干不干净,是否需要继续扩大切除等。恶性肿瘤患者治疗过程中,该如何用药,需不需要放化疗等与预后密切相关的治疗手段,也要由病理诊断来决定。那么,如此重要的病理报告,为什么不能“立等可取”呢?

    标本的前处理:

    固定和取材

    简单来说,固定就是把新鲜标本放入10%浓度的福尔马林溶液中浸泡。该操作程序看似简单,其作用却至关重要,一旦做不好,在后续操作过程中则无法弥补。组织取下后应立即放入固定液中,大多数组织应固定24小时。

    取材就是按照检查的目的和要求,切取适当大小的组织块,以供制片进行显微镜检查。一般要求大小1.5×1.5×0.2~0.3厘米为宜,并详细记录取材过程,必要时对标本摄影存档。

    标本的“化学加工”:

    包埋、脱水、透明、浸蜡

    包埋就是用包埋剂(通常为石蜡)将组织包埋成块的过程,只有经过包埋才能使组织达到一定的硬度和韧度,才有利于切成所需要的厚度。石蜡包埋法是病理发展过程中最经典的包埋法,也是目前病理科最常用的包埋法。

    为了让石蜡进入组织,就需要对组织块进行脱水和透明。目前,病理科常用梯度酒精来达到组织脱水的目的。之后需要一种既能与乙醇混合,又能溶解石蜡的溶剂,以使石蜡浸入组织块,这类溶剂使用较多的是二甲苯。在这一过程中,组织块变得透亮,因此称之为“透明”。最后,组织浸入融化的石蜡,就完成了组织“化学加工”程序。

    标本的“手工加工”:

    切片、染色

    接下来就到了制片的关键过程——切片。切片要求切得厚薄均匀、平坦、无褶皱、无折叠、无刀痕、裂隙、颤痕。然后将切好的片子放入摊片机中,用载玻片捞起,沥水后放在展片机(烤片机)上烘烤,之后就可以进行脱蜡、染色等处理。

    苏木素-伊红(H-E)染色是病理科最常用的染色方法,染色后组织细胞核呈蓝色,细胞质呈红色,便于诊断医师观察组织结构,提供诊断依据。染色后的切片用中性树胶封固,至此,切片的制作过程就结束了。

    病理医师拿到切片后,在显微镜下进行仔细观察。一组标本,病理医师通常要看几十分钟,碰到有问题时还要看了再看,最终才出具病理报告。

    所以,自标本送检之日起,一般3~5个工作日才能发出诊断报告,如需进一步检查(如特殊染色、免疫組织化学、原位杂交等),则需再适当延长时日。

    因为病理报告至关重要,所以需要耐心等待。

    (摘自《健康时报》), http://www.100md.com(高国强 杨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