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学刊》 > 2007年第4期
编号:11454673
偏头痛动物模型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07年4月1日 王玲玲 范吉平
第1页

    参见附件(273KB,3页)。

     摘要:根据中药研究对模型动物的特殊要求,分析了皮下注射硝酸甘油所致的大鼠偏头痛模型和利血平化低5-羟色胺小鼠偏头痛模型的中医证候特征,对偏头痛动物模型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提出建议。

    关键词:偏头痛;动物模型;中药研究;证候

    中图分类号:R965.1;R-3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7)04-0760-03

    偏头痛属于中医“头风”、“脑风”、“偏头痛”等范畴,中医药治疗偏头痛已有几千年历史,积累了大量宝贵的临床实践经验,长期以来,中药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已经得到了广泛地认同,中药治疗偏头痛的实验研究也取得了不少成果。然而,由于中药研究的特殊性,要求实验动物模型不但在发病机制方面与疾病本身有相似性,而且要有证候相似性,模型选择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研究的成败。与中医证候相结合的偏头痛动物模型尚未见报道,故中药治疗偏头痛研究中动物模型的选择尤为重要。笔者发现,某些偏头痛动物模型的体征及行为表现与有些中医证候有类似之处,提示这些动物模型对特定功效药物的研究有特殊适用性。在此,对偏头痛动物模型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问题发表几点意见,希望与大家共同探讨。

    1偏头痛的发病机制

    偏头痛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无定论。继血管源学说后,又有神经源学说、三叉神经—血管源学说。5-羟色胺(5-HT)及其受体、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P 物质(SP)、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等血管活性物质与偏头痛发作有关。

    偏头痛患者发病先兆期外周血5-HT升高,引起血管收缩;发病高峰时5-HT降低,并伴有血管过度扩张。这种5-HT含量的变化是偏头痛发作的直接原因。单胺类递质耗竭剂利血平能够耗竭体内5-HT从而诱发偏头痛。偏头痛发作期因局部小血管收缩而造成脑内代谢产物堆积,炎性物质(如前列腺素、组织胺等)增多,从而加重头痛。

    NO是偏头痛发作的一个关键性分子, NO是目前所知最强的扩血管物质,它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后,激活鸟苷酸环化酶,使血管舒张,高浓度的NO则能使血管过度扩张产生无菌性炎症。临床上发现,心绞痛患者应用0.3~0.4mg硝酸甘油后,50%以上患者可出现偏头痛样头痛[1]。持续静脉注射硝酸甘油可引起健康人剂量依赖性的反复发作性头痛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73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