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学刊》 > 2007年第9期
编号:11506668
胡代槐教授治疗杂病之寒温并用
http://www.100md.com 2007年9月1日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7年第9期
     摘要:胡代槐教授在治疗内科杂病方面经验丰富,尤其对口疮、咳喘、脾胃病、瘿气等疾病的治疗有独道心得,他认为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阴阳失衡,治疗宜寒热虚实并调。结合临床病例,介绍胡代槐教授治疗口疮、咳喘、脾胃病、瘿气等疾病的经验。

    关键词:胡代槐;杂病;寒温并用

    中图分类号:R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7)09-1782-02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胡代槐教授从医近40年,在内科杂病治疗方面学验俱丰,现就其寒温并用的经验简介如下。

    医圣张仲景的寒温并用经验已是相当丰富,如外散风寒、内清郁热的大青龙汤,活血化瘀、清下瘀热的桃核承气汤,清热透邪、宣肺定喘的麻杏石甘汤,通阳复脉、滋阴益气的炙甘草汤,泄热消痞、扶阳固表的附子泻心汤,辛开苦降、和中消痞的半夏泻心汤等。孙思邈《千金方》中常寒证佐寒药,制其温热太多或取去性存用之意;热证中佐热药,治疗伤寒时不管是否兼表寒,均喜佐辛温的麻黄、桂枝、细辛,轻则一味,多则数味,另一些治疗既非久病亦无阴虚的热病方剂中,佐以干姜、附子之类;在治疗内伤杂病中注重温补,每多温阳气,健脾胃,益气血,数法同施,并在方中佐一二味苦寒药,以防“壮火食气”。胡师基于以上认识,认为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阴阳失衡,治疗宜寒热虚实并调,这是寒热并用的主要理论基础。

    1 口 疮

    案1丁某,男,42岁,2006年2月11日诊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6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