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学刊》 > 2007年第9期
编号:11506523
应用腹针治疗中风后郁病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07年9月1日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7年第9期
     毒针刺部位。操作方法:以上各穴均为直刺,其深度为穿过皮下,位于脂肪层,在肌层之上。快进针,只捻转,不提插,无须得气的感觉。留针30min,隔日重复1次,共21次。

    对照组治疗方法:给予电针针刺法,起到健脾疏肝解郁之功效。(1)试验器材:针刺应用毫针(松鹤牌,中国江苏泰兴三里医疗用品厂,型号:H型号,规格0.35mm×40mm;0.30mm×25mm;0.30mm×50mm)。电针治疗仪由陕西三元现代针灸器械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型号:GD6805X)。(2)取穴:百会: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中点处。神庭: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印堂:在额部,当两眉头之间。四神聪:正坐位。在头顶部,当百会前后左右各1寸,共4个穴位。太冲:在足背侧,当第l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神门: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3)操作方法:体位:取仰卧位,用75%酒精常规消毒针刺部位。操作方法:百会:平刺1.0寸。神庭:平刺0.5寸。印堂:提捏进针,从上向下平刺0.5-1寸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11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