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学刊》 > 2008年第5期
编号:11674394
脑外伤后综合征中医症状和证候要素分布规律的观察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08年5月1日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8年第5期
     本调查显示PTBS好发于中青年男性,主要是年龄阶段20~40岁,约占总人数的50.5%,原因以坠落伤、跌伤和交通事故伤多见,约占全部原因的85%。可能与中青年男性是社会上家庭外面的主要劳动力有关。在PTBS临床症状分布上,比较常见的是头痛(88.0%),思维迟钝(82.5%),头晕(78.0%),失眠(67.0%),健忘(64.0%),精神抑郁(54.0%)等。比较常见的舌质是舌红(28.1%),舌紫黯(23.9%),舌绛(20.5%);舌形(态)是舌下脉络曲张(49%),舌有瘀点瘀斑(26.1%),舌有裂纹(21.8%),舌少津(21.5%);脉象是脉弦(25%),脉滑(21.7%),脉细涩(19.9%),脉数(13%)。中医证候要素的分布是常见病位类要素是脑神(26.3%),清窍(24.6%),肝(18.3%),脾(13.8%);常见病机、病性类要素是血瘀(23.8%),风(20.1%),精亏(13.5%),痰(10.8%)和火(10.5%)等。可见脑外伤后综合征的主要证候要素是脑窍+肝脾+风+血瘀等,比较符合传统的中医辨证认识[14]。从病位类要素和病性类要素各年龄段及不同病程的构成比检验看,除病性类要素各年龄段构成未见明显差别外(P>0.05),病位类要素在各年龄段分布情况明显不同(P0.05)。由于目前脑外伤后综合征尚缺乏比较简便易行的客观检查手段,本组患者的客观检查如脑CT、经颅多普勒(TCD)等结果未列入本观察内容,有理由揣测有可能发现能预测症状轻重程度的客观指标。
, http://www.100md.com
    综上所述,由于脑外伤后综合征目前尚缺乏公认可靠的中医辨证诊治标准及诊疗规范,中医的证候学较大规模调查研究亦未见报道。本文利用证候要素的概念,在事先没有中医辨证分型的情况下,对近200例脑外伤后综合征患者主要症状、舌脉频次及病位、病性类要素分布规律做了横断面调查,所得结果能为今后开展进一步脑外伤后综合征中医证治研究奠定基础。但由于本研究调查地点不够广泛,缺少证候动态演变规律的观察,对证候要素之间的组合规律未予探讨,本调查研究尚需进一步深化提高。

    参考文献

    [1] 赵成之,陈建良.急性颅脑损伤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6,5(3):319.

    [2] Mcnair ND.Traumatic brain injury[J].Nurs Clin North Am,1999,34(3):637-659.
, 百拇医药
    [3] 季绍良.中医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4] 赵金铎.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

    [5] 张志斌,王永炎.证候名称及分类研究的回顾与假设的提出[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6(2):1-5.

    [6] 朱文峰.中医辨证体系及“证”的规范化研究[J].天津中医,2002,19(5):1-4.

    [7] 沈自尹.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10):598.

    [8] 易法银.中医瘀血证诊疗大全[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8.

    [9] Nagy KK,Joseph KT,Krosner SM,et al.The utility of head computed tomography after minimal head injury[J].J Trauma,1999,46:268.
, 百拇医药
    [10] 相寿长,张军,刘迎恩.脑晴冲剂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临床观察[J].山东医药,2003,43(35):45-46.

    [11] 管清亮,田兴军.康胶灵胶囊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300例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3,1(3):179.

    [12] 梁鹏,戴亚红,王岩.养血清脑颗粒对颅脑损伤后记忆减退的恢复作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5,9(13):118-119.

    [13] 王永炎,张启明,张志斌.证候要素及其靶位的提取[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0(1):6-7.

    [14] 周红,杨建平.中医药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52例[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20(4):27-30., 百拇医药(疏欣杨 刘金民 江 涛 李得民 李淑芳 郑香春)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