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学刊》 > 2012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2203567
益气托毒法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体会(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3月1日 吕自苹 汤勃 毕京峰
第1页

    参见附件。

     表230例手足口病患儿住院天数

    分布频数表 [例(%)]

    住院天数分布频数2天0(0.0)3天3(10.0)4天10(33.3)5天12(40.0)6天5(16.7)合计30(100.0)由上述数据可见,经过治疗,多数患儿体温迅速下降,至第3日已无体温超过39℃的患儿;住院6日之后,所有患儿痊愈出院,未见后遗症、并发症和药物不良反应。

    4讨论

    手足口病属中医温病学中“湿温”、“温病”、“时疫”范畴。病因为湿热疫毒,病机多因内蕴湿热,外受时邪,留于肺、脾、心三经而成。《中医儿科学》[1]中提出小儿病理特点:“发病容易,传变迅速”。阐释到:由于小儿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差,加上寒暖不能自调,乳食不知自节,一旦调护失宜,则外易为六淫所侵,内易为饮食所伤,故外感时邪和肺、脾二脏的病症更为多见。肺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小儿卫外机能未固,外邪每易由表而入,侵袭肺系,故时行病、感冒等病症最为常见。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和输布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小儿运化功能尚未健全,而生长发育所需水谷精气,却较成人更迫切,故常易为饮食所伤,出现病症。故《育婴家秘》总结小儿“脾常不足”是对小儿多见脾胃疾病这一生理、病理特点的概括。

    《素问·评热病论》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又小儿脾常不足,使其水谷清气生成亦不足,影响营气生成,造成全身各大器官滋养障碍,故气虚乃本病发病之关键所在。高修安[2]认为:本病病位在肺、脾,涉及心、肝、脑窍。病情轻重有天壤之别,受病浅,正气强者,症状轻微,稍作治疗,即可痊愈;受邪重,正气弱者,症状危笃;少数病例病势暴猛,变证迭起,可致死亡。黄芪性味甘、微温,入肺、脾二经,有补气固表、托毒排脓、敛疮生肌之功。对应现代医学气虚主要体现在免疫力低下、免疫力不足等方面。许庆兰[3]认为手足口病呈自限性,经抗病毒及对症支持疗法后预后良好,少有并发症,但重症患者可合并心肌炎及脑膜炎,甚至危及生命。临床上选择有效的药物是决定患儿病情转归的重要因素。合并心肌损害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及营养心肌治疗,心肌酶谱多在10天左右恢复正常。黄芪主要含苷类、多糖、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如黄酮类成分毛蕊异黄酮(calycosin)、3-羟基- 9,10-二甲氧基紫檀烷,黄芪皂苷(astragaloside)Ⅰ、Ⅴ、Ⅲ等。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的作用。其中膜荚黄芪皂苷甲具有稳定红细胞膜、提高血浆组织内c-AMP的含量、增强免疫功能、促进再生肝DNA合成等多种作用;黄芪多糖具有提高小鼠应激能力、增强免疫功能、调节血糖含量、保护心血管系统、加速损伤机体修复等作用[4]。邱银冰[5]等认为黄芪具有补气、益气、调节机体功能的作用,具有抗病毒以及调节免疫功能,对干扰系统有激活作用,在淋巴细胞中可诱发γ干扰素,还能改善内皮细胞生长。故黄芪颇具“首病用我,用我必胜”之风。黄芪虽好,也应该注意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南方气候多湿润,手足口病的发病高峰系夏秋季,暑为夏季主气,为纯阳邪,其性开泄,易致腠理开而多汗,汗为心之液,多汗则伤心之阳气,暑邪多夹湿邪致病,湿邪阻遏中焦,导致脾胃阳气不足,更使病情缠绵难愈。“春夏养阳”,故伍以少量黄芪可收益气托毒之功。古籍有云:湿热、热毒炽盛的患者服用本品容易滞邪,使病情加重,但本品用量较小,且方中伍以大量清热解毒药物,可起补而不敛邪、托而不留滞之效。而黄芪在疾病治疗中起益气托毒之功,通过调节免疫力,从而起到增强机体抵抗病毒能力、预防次生感染的目的。手足口病是丙类传染病,也是儿科的常见病,目前采用内服药物和局部用药两种方式相结合治疗,无并发症者五天左右即可治愈出院,预后良好。日常护理要注意定时让患儿用温水冲漱口腔;禁食冰冷或辛辣有刺激的食物,不要给予咸食,以免引起疼痛而拒食;饮食要易消化,吃一些清淡、质软、温性的饭菜,多喝温开水;要让患儿有足够的休息;要保证患儿衣服清洁,避免皮疹感染。勤洗手,预防病从口入。托幼机构做好晨间体检,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

    本研究时间较短,亦未设立对照组,属于初步结果。下一步研究将扩大临床病例数量,设立阳性对照组,鉴别黄芪在手足口病中医治疗中的确切地位,为该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治疗手段。

    参考文献

    [1]江育仁.中医儿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6.

    [2]高修安.小儿手足口病的辨证思路与临证治疗[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09(1):19-21.

    [3]许庆兰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523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