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医药卫生》 > 2007年第3期
编号:11405301
调整肠道微生态平衡—脂肪性肝炎防治的新靶点
http://www.100md.com 2007年2月1日 范建高
第1页

    参见附件(314KB,2页)。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03-0317-02

    中图分类号:R5

    文献标识码:A

    脂肪性肝病(FLD)是遗传-环境-代谢应激相关性疾病,包括酒精性肝病(ALD)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两大类。当前ALD的患病率居高不下,而NAFLD的发病率不断攀高且起病渐趋低龄化,并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富裕地区第一大肝病,在我国亦有望成为慢性肝病的首要病因;并且,酒精性和非酒精性FLD可以与病毒性肝炎合并存在。更为严峻的是,NAFLD除了与ALD一样可导致肝病残疾和死亡外,还与2型糖尿病和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病变密切相关。为此,FLD已成为当代肝病领域的新挑战,其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构成严重威胁,而FLD的有效防治可望改善广大患者的预后。最新研究发现,肠道菌群紊乱及其相关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在FLD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而重建和调整肠道微生态平衡则有助于延缓和阻止FLD的进展,减少肝硬化及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1 肝病与肠道微生态相互影响

    胃肠道生态系统是人体最大的微生态系统,含有人体最大的贮菌库及内毒素池,而肝脏与胃肠道的解剖和功能关系密切,共同组成消化系统整体。大量临床研究显示许多肝病的发生和发展与人体微生态的变化密切相关,其中肠道微生态与肝脏不但在解剖结构上,而且在功能上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肠道是肝脏这个生化加工厂的初级原料库,肝脏则通过精细的生化反应,加工着来自肠道的包括肠道菌群产生的有益的及有毒的全部物质,并使之向有利人体健康的方向转化。在病理状态下,肝脏和肠道微生态之间常相互影响,或互为因果。

    肝病状态下,尤其在肝硬化及重型肝炎时,患者消化道症状明显,如恶心、呕吐、胃纳明显下降,导致肠道菌群营养底物相对不足;胆汁分泌不足,肠道内胆盐缺乏;肝脏结构和功能改变,通过肝脏血液回流受阻导致胃肠道淤血、缺氧等,这些因素的存在均可引起肠道微生态失调。此外,在慢性肝病的漫长过程中,抗生素和制酸剂的应用、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外科手术(特别是空回肠旁路手术、盲瓣综合征)等亦可对肠道微生态产生严重影响。而肠道微生态失衡可损伤肠道屏障功能,引起肠道细菌及其各种代谢产物大量移位进入肠外器官,除易引起感染及其相关并发症外,还可过度激活免疫系统特别是肝脏的库普弗细胞,通过异常免疫反应导致肝细胞炎症坏死加剧,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临床上,肠道菌群的失调程度随肝功能的损害加重而加重,并随肝功能好转而出现一定程度的恢复。

    2 肠道菌群紊乱参与FLD的发病

    无论是肥胖、2型糖尿病还是酒精中毒所致肝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14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