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医药卫生》 > 2007年第5期
编号:11404558
惠州市临床输血现状分析及对策
http://www.100md.com 2007年3月1日 肖 剑
第1页

    参见附件(314KB,2页)。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05-0774-02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B

    我国的血液采供和临床输血管理朝着安全、科学、合理、规范的方向一步一步向前发展。然而,几年来我市的采供血工作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保证了全市临床用血需要和血液均来自自愿无偿献血,但在临床输血管理工作上的步伐和力度还参差不齐,有的医疗机构对《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的条款内容知之不多,落实不力。此现象不仅暴露出我市当前临床输血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严重不足和不安全因素,影响了输血事业的健康发展,而且提醒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和实施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之际,应充分认识落实《办法》和《规范》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为此,我们就当前全市临床输血工作的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新对策,以推进我市临床输血管理走上一个新台阶。

    1 面临的问题与原因

    1.1 组织机构不健全,临床输血工作难以正常展开:《办法》第五条明确规定,医疗机构应当设立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临床用血的规范管理和技术指导,开展合理用血,科学用血的教育和培训。第六条则规定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应设立输血科或血库,负责计划、申报、储存血液,技术指导和技术实施。事实上《办法》在我市没有得到应有的贯彻落实。最近,我们配合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对全市10多家医院临床用血情况进行了抽查以及平时我们的调查发现,我市目前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普遍未建立独立的输血科或血库,临床输血工作基本上沿袭了传统模式,全都由医院检验科室兼任。由于缺乏专职机构、专职人员,管理职责难以落实,临床输血技术指导和技术实施以及科学、合理用血措施的执行等等均难以展开,这既影响了输血工作的正常进行,又不利于临床医学的全面发展。

    1.2 房屋、设施简陋,血液质量管理难以保障:输血在临床救治中虽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管理和认识的原因,医疗单位特别是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输血科室或血库的建设却一直未能得到良好的改善,而且目前全市二级以上医院除市中心人民医院设立输血科外,其他医院都由检验科室兼任有关输血工作,房屋、设施只能兼而用之,无法做到独立配套。绝大部分医疗单位长期以家用冰箱代替专用血液储藏箱;各临床科室用血取血未配备消毒保温设施,普遍采取手拿、盘装,领取血液的工具可谓五花八门。这种状况,一方面反映了输血工作在临床工作中所处的地位太低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14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