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医药卫生》 > 2007年第6期
编号:11404356
溃疡性结肠炎诊治研究进展(1)
http://www.100md.com 2007年3月15日 姜绍连 史登平
第1页

    参见附件(427KB,3页)。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06-0835-03 中图分类号:R5 文献标识码:A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不明、容易复发、个体差异性强的的炎性肠病,发病率与患病率日见增高[1]。近十余年来,我国UC患病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分别于1978年、1993年和2000年先后3次制定和修改了我国有关UC的诊断标准和治疗规范,但迄今在诊断方面无明显的突破[2]。

    1 诊断

    UC是一种慢性肠道疾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血便、里急后重,少数患者伴有发热、腹部绞痛及体重减轻等。临床表现与结肠炎症程度有关。UC分型(见表1),诊断中有如下特点:

    1.1 多数患者在20~40岁发病,男女均可患病,炎症主要侵犯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也有少数累及横结肠及全结肠,以左侧结肠多见,约占66.2%[3]。

    1.2 主要临床表现是腹痛、腹泻、便血和发热,也可能有贫血、疲倦、食欲不振及体重下降。如累及直肠者常伴有里急后重,很快出现血便。

    1.3 影像学检查:(1)钡剂灌肠X线检查:UC早期黏膜皱襞紊乱,肠壁呈锯齿状,肠腔有一小龛影,典型表现为肠管管壁缩窄、变短,呈水管状。慢性UC时结肠明显缩短,结肠袋消失。(2)内镜超声:经肛管或直肠的内镜超声可检出脓液积聚,窦道、肠壁增厚及直肠周围结构异常。

    1.4 内镜检查及病理活检:内镜检查给UC的诊断提供可靠依据。结肠镜下直接观察到结肠黏膜的病理特点,并可取活组织检查。早期可见肠黏膜因毛细血管模糊,呈大小不等的红斑,伴有黏膜充血、水肿,进一步发展为黏膜糜烂、粗糙、质地变脆,触之易出血。重症UC黏膜粗糙,血管难以辨认。此外可见假息肉或炎性息肉,有蒂或无蒂,色鲜红、苍白或鱼肉色。慢性炎症时有直肠瓣变钝,乙状结肠呈管状、炎症反应持续并对称。UC时可根据隐窝结构、固有层内的炎症细胞浸润程度及炎症的分布,区分急性与慢性病变。隐窝形状不规则、扩张或分支是慢性UC的表现。也可有隐窝萎缩,黏膜面变形。

    1.5 实验室检查:大便常规和大便培养、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沉、抗结肠抗体、一氧化氮、细胞因子、免疫球蛋白及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可以反映疾病的活动情况及愈合情况,但无特异性。

    1.6 核素标记检查:具有无创伤、简便的优点,是诊断和鉴别诊断炎症性肠病(IBD)的新方法。

    2 治疗

    2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427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