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医药卫生》 > 2007年第6期
编号:11404216
老年糖尿病血糖控制目标
http://www.100md.com 2007年3月15日 崔 虹
第1页

    参见附件(296KB,2页)。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06-0870-02 中图分类号:R5 文献标识码:B

    英国UKPDS和美国DCCT试验的研究结果认为,长期高血糖是糖尿病患者大小血管病变的重要危险因子,因此,强调应采取强化治疗措施使血糖控制尽量“接近非糖尿病范围”,对强化达标的要求,是使血糖“尽早达到正常”。与此同时,美国糖尿病协会(ADA)2000年建议血糖达标标准定为餐前84.4~6.7 mmol/L,睡前5.6~7.8 mmol/L,HbAlc为<7.0%;亚太地区糖尿病政策组(IDF)达标标准更严,空腹血糖定为4.4~6.1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4.4~8.0 mmol/L,HbAlc<6.2%。

    但在实际工作中,按上述严格控制标准有时不容易达到,如将血糖严格控制到上述标准则发生低血糖的危险性将大大增加。尤其对老年患者,严重低血糖所致危害远远大于高血糖,甚至因低血糖致死。老年患者由于进行性生理性老化,身体各主要脏器如肝肾的代谢和储备功能逐渐下降,胃肠的消化吸收功能下降,饮食不规律,心脑血管大都合并有严重的功能障碍性疾病等,在使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时,比年青人更容易出现低血糖反应。所以,老年人血糖控制的标准应根据个体情况而有所不同,不应恪守常规。

    1 老年糖尿病血糖控制目标

    1.1 对于年龄在60~70岁之间,身体基本状况比较好,无明显大小血管并发症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不管是使用口服降糖药还是胰岛素,将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强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也无低血糖风险者,可按强化血糖控制要求尽量接近上述标准以防止发生大、小血管并发症。不少病情较轻老年糖尿病患者,仅用二甲双胍和糖苷酶抑制剂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96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