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医药卫生》 > 2007年第6期
编号:11404243
CT对脾脏疾病的诊断价值
http://www.100md.com 2007年3月15日 杨 艺 贾世芳 李博云 郭宏伟 俞腾先
第1页

    参见附件(520KB,1页)。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06-0891-01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B

    脾脏疾病相对少见,我院从1999~2006年收治病例中搜集了38例较典型病例,均确诊,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本组38例,男20例,女18例,年龄18~70岁。经穿刺活检或手术证实。10例为外伤后脾脏挫裂伤,其他为因不同症状到医院就诊发现。脾脏挫裂伤10例,脾脏梗死5例,脾脏囊肿3例(其中表皮样囊肿1例),脾脏血管瘤5例,恶性淋巴瘤10例,转移瘤3例,脾脏结核2例。所有病例均用美国皮克(PICKER—IQ)CT机检查,病人仰卧,层距层厚均为8 mm,常规平扫,其中33例作团注增强扫描。

    2 CT表现

    (1)脾脏挫裂伤10例:脾内不规则低密度影或稍高密度影,8例伴腹腔积血。(2)脾脏梗塞5例:脾内楔形低密度影,尖端面向脾门,增强后病灶无强化,边界更清楚。4例较典型。(3)脾脏囊肿3例:脾内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区,境界清楚,壁薄,灶内无强化,CT值约10 HU。1例表皮样囊肿,砂粒样高密度影,边界清楚,无强化,甚少见。(4)脾脏血管瘤5例:平扫呈低密度影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520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