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医药卫生》 > 2007年第10期
编号:11453084
从消毒与灭菌一节探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07年5月15日 易 旭
第1页

    参见附件(355KB,2页)。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10-1577-02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B

    笔者以本科医学微生物学消毒与灭菌章节为例对青年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内容的合理准备和教学方法的正确选择以及加强自身专业水平进行探讨。

    1 教学内容的准备

    1.1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在我们教研室长期的教学工作中,一直保留了每周1次的集体备课与学习的传统。每次备课都要求由担任课程教学的年轻教师积极进行说课,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和学生的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确立教学目标,然后由高年资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专业特点进行指导和建议。

    1.1.1 说明所讲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消毒与灭菌章节为例,由于病原生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可通过不同途径和媒介进入人体,引起感染或造成疾病流行。因此,杀灭或清除存在于体外传播媒介上的病原生物,对于切断传播途径、预防和控制其感染具有重要意义。自古以来,人们就利用煮沸、火烧、日晒等方法杀灭或去除微生物,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实际上,除了在临床医疗实践中需要防止微生物的污染或感染外,在微生物学实验室、食物保存、饮水净化、药品与生物制品生产等过程中都需要避免微生物的污染。随着医学微生物学的建立,不但确定了病原微生物的存在,并找到了一系列避免微生物污染的具体措施,即消毒与灭菌,从而使消毒、灭菌方法与技术取得了长足进展。所以,每个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必须掌握抑制和杀灭微生物的知识和方法。

    1.1.2 说明教学的目的和要求。也就是要说明本节课哪些是应了解的内容,哪些是应熟悉的内容,哪些是应掌握的内容等。说明本次上课的目的与要求,可以帮助我们有分寸地对所授内容进行讲解,即知道哪些内容该详细讲解,哪些内容应一带而过,哪些内容以安排自学等。如在消毒与灭菌一节,它的目的、要求包括:(1)熟悉影响细菌生长繁殖的常见因素;(2)掌握消毒与灭菌的概念;(3)了解常用消毒灭菌方法及其原理;(4)掌握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5)熟悉常用消毒灭菌方法的选择及应用原则。从以上的要求可以看出,对于医学生来说,正确的理解、掌握消毒与灭菌的概念,能结合前面已经学过的医学微生物学基础知识,正确分析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是非常重要的。至于具体的消毒灭菌方法及其原理,在他们以后的工作实践中会逐步理解和掌握。通过这样的教学内容安排,我们相信学生会比较有目的的听取和掌握所学内容。

    1.1.3 说明本节课的学习应使学生具备哪些方面的能力。作为医学生,必须熟悉前面学过的有关章节内容并能够利用已有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实际问题。例如,有了细菌的生理、生长繁殖与代谢等相关知识点,学生就会自己思考,当环境条件适宜时,生长繁殖迅速;若环境条件不适宜或变化过于激烈,细菌就会发生代谢障碍、生长受到抑制,甚至死亡。根据这些生理现象,学生就能找到限制细菌生长繁殖或者杀死细菌的方法。

    1.2 正确掌握教学内容: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首先自己必须透彻分析、理解授课内容,并能够勇于对教科书中相应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医学微生物学第六版关于消毒与灭菌一节中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55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