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医药卫生》 > 2007年第10期
编号:11453197
颅脑损伤后脑梗死分析及防治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07年5月15日 武 超
第1页

    参见附件(160KB,1页)。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10-1494-01 中图分类号:R5 文献标识码:B

    颅脑损伤后出现脑梗死增加了患者的死亡率及致残率,因此,对脑梗死的防治是治疗的关键。现对我科2002年8月-2005年8月10例颅脑损伤后脑梗死患者进行分析。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男8例,女2例,年龄4-75岁,平均年龄24岁,受伤原因均为车祸,就诊时间为伤后1-6小时,平均3小时,伤后均有昏迷史。脑挫裂伤5例,硬膜外血肿合并脑疝4例,脑干损伤1例。硬膜外血肿患者均行血肿清除术,血肿量50-70 ml;脑挫裂伤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术3例,手术均于入院后1.5小时内进行,术后给脱水、利尿等治疗。患者出现脑梗死时间为入院后2-9天,平均5天。梗死后均有意识障碍加重,经头颅CT诊断为脑梗死,其中大脑后动脉供血区梗死6例,中动脉供血区梗死3例,前动脉供血区梗死1例,均为单侧梗死。10例出现脑梗死的患者,其中死亡2例,植物生存1例,偏瘫5例,好转2例。

    2 讨论

    2.1 血管活性物质的失调:外伤性脑梗死的机理,不仅是脑血管本身遭受机械性损伤这一原因,亦有一些促发脑血管栓塞的内在因素,如血管活性物质的失调、脑血流量的降低及血液高凝状态等[1]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60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