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医药卫生》 > 2007年第13期
编号:11477926
创新教学管理提高教学效果
http://www.100md.com 2007年8月17日 李西爱
第1页

    参见附件(285KB,2页)。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13-2051-02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B

    教务管理是教学工作的主题内容,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在医学院指导和关怀下,我院积极探索临床教学规律,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从实际出发,找出了自己的教务管理特色-创新教学管理,和谐教学氛围,取得了“教与学”双赢的效果。

    1加强岗前教育、转变学生角色

    临床实习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重要转折点,初次到医院感觉一片茫然,这就需要教学管理专职人员,要“用心”管理带教工作,创新岗前教育方法,丰富教育内容,如请德才兼备有影响力的医学专家,做现身实习说法,请医务科、护理部主管指导临床规章制度的执行及常见纠纷的防范,请礼仪服务的培训师指导岗位礼仪规范,使学生学以致用,尽快有效地适应由学校进入医院的环境、角色、工作、学习、生活的变化。

    2建立教学奖惩机制

    实行教学岗位津贴制度,根据岗位责任及工作质量的不同,设定相应的教学津贴标准(80~150元/月),每半年由教育学院根据各科室教学工作情况,按具体分值折算的数额发放。如科室业务讲座未按时或同学评价不满意的扣除科室质量分外,并扣除教学秘书当月教学津贴。对在当年发生教学事故者,当事人当年不得参加上一级职称评定和当年不得聘任,并扣除教学津贴。对承担教学任务的人员,按工作质量授予相应的院内学分。

    3教育学院修订和规范教学文档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文字记录,把重点放在实习生基本功打造和操作技能的带教上。教育学院每学年度要求各有关科室根据实习大纲的要求,制定出本科室的具体实施计划。科室每周1次业务讲座,每周1次教学查房,每2周1次典型疑难病例讨论,通过采取启发诱导式的教学,逐步培养实习生对常见病、多发病的独立诊治能力及对一些基本技能如心肺复苏、心电监护及各种诊断性穿刺的独立操作能力。同时编印了实习记录本、每轮同学带入科室,由实习同学在医疗、护理实习记录本上记录各项教学活动并签字,然后由主讲人签字。各科实习结束时由教学组长和教学秘书进行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评分,记入学生实习鉴定表。将医疗、护理实习记录本收回并检查、存档。使教学计划及各项措施落实到位,进一步推动教学工作向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发展。

    4实行带教老师负责制

    首先在部分科室试行“一对一”带教责任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85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