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医药卫生》 > 2007年第15期
编号:11486613
透析室护士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的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07年8月1日 《现代医药卫生》 2007年第15期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15-2341-02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在血透室血源性传播疾病感染、化学制剂损伤及锐器刺伤、噪声等危害工作人员健康的因素大量存在。现将危险因素总结如下:

    1 透析室护士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

    1.1 针刺伤:建立动静脉血管通路、输液、配药是透析室护士的基本操作,在进行医疗护理活动过程中,难免被针头、安瓿等锐器刺伤出血 。针刺伤是医院感染最常见的职业危险因素,有报道显示医院感染80%与针刺伤有关[1],可造成多种损伤。(1)身体危害:针刺伤传播职业性血源性传染病的危险性远远大于其他途径,如皮肤、黏膜的传染,约占80%,目前已证实有20多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接种传播,其中最常见、危害最大的有HBV、HCV、HIV,还有梅毒、疟疾等。(2)心理危害:针刺伤后承受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等心理压力。(3)社会危害:血源性传播疾病存在着从患者到工作人员,从工作人员到患者的双向传播途径,以及工作人员到其他与之相关人员的传播。

    1.2 血液、体液的污染:血透室护士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透析前穿刺、透析中操作、患者穿刺处渗血的处理都可能造成操作护士的眼睛、皮肤、黏膜的污染。最具威胁的感染性疾病是乙肝、丙肝和艾滋病,它们通过血液的效率最高,一次即可感染。针刺伤时只需0.004 ml带有乙肝病毒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乙肝病毒。国内学者调查发现,一般临床医务人员HBV、HCV、HGV等肝炎总感染率为33.3%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88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