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医药卫生》 > 2007年第15期
编号:11486569
降低心理因素剖宫产率的护理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07年8月1日 《现代医药卫生》 2007年第15期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15-2349-02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随着剖宫产率的升高,术后病率、新生儿病率、病死率也在升高,在剖宫产的诸原因中因心理因素要求手术居首位。为探讨降低心理因素剖宫产率行之有效的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从2006年5月~2007年2月期间,年龄19~30岁,孕37~42周,无妊娠合并症,经产科和B超检查可以阴道分娩,因心理因素要求剖宫产的410例孕妇为护理对象。

    1.2 方法

    1.2.1 开展健康教育:对孕妇和家属开展有关孕期、分娩期的知识教育,使他们了解分娩是人类繁衍后代的一种生理过程,了解产力、产道、胎儿相互适应的关系,产妇和胎儿具有潜力主动参与完成阴道分娩。正确认识阴道分娩的利和剖宫产的弊,了解剖宫产并不是惟一绝对安全的分娩方式 ,剖宫产对产妇易引起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给术后恢复、避孕带来困难;剖宫产对胎儿易引起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剖宫产的小孩多动、敏感、胆小、协调能力差、上课不容易集中注意力、易患肺炎;剖宫产术所带来的种种并发症、死亡率是阴道分娩的2~4倍[1];是产妇无法进行阴道分娩的补救措施。
, http://www.100md.com
    1.2.2 开展全程陪护分娩的人性化服务:在病区走廊张贴分娩及母乳喂养的宣传栏,设置家庭式病房、温馨分娩室;丈夫陪伴和助产师全程陪护,助产师进行自我介绍,告诉她们医务人员值得信任,让她们放下思想包袱,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迎接新生命的到来;助产师守护在孕产妇床边,宫缩来临时轻抚腹部,宫缩间歇让其尽量放松,保存体力,讲述自身分娩经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消除其紧张情绪;给产妇提供生理、心理、精神、生活服务,增加其分娩信心,提高阴道分娩率;新生儿出生后,进行早接触、早吸吮,增进母婴感情,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

    1.2.3 提高阴道分娩的质量:密切观察产程的进展,注意宫口扩张、胎头下降是否与宫缩相符,严密监控胎儿在宫内情况,如胎动、胎心、羊水等因素,积极进行处理。如产程图表现为宫口扩张 或胎头下降异常、产程延长,可人工破膜、静脉推安定,静滴催产素加强宫缩,促进产程进展。产程中,若产力不能使胎头由枕横位或枕后位转成枕前位,当宫口扩张6~7 cm、先露在坐骨棘平面或以下1.5 cm时,进行徒手胎头旋转术,一旦转位成功,绝大多数可由阴道分娩。熟练掌握各种阴道助产术和新生儿窒息抢救术及剖宫产的指征,从根本上保证母婴安全。
, 百拇医药
    2 结果

    173例孕妇顺利阴道分娩,占42.2%;产钳助产2例,占0.5%;剖宫产235例,占57.3%(其中不愿意忍受宫缩疼痛行剖宫产71例,占17.3%,其它剖宫产的原因是胎儿宫内窘迫、宫缩乏力、持续性枕后位和持续性枕横位、宫颈水肿等);总产程平均时间为7.5小时,共出生男婴213人、女婴197人。

    3 讨论

    心理因素而行剖宫产常见原因:(1)产妇及家属以为剖宫产绝对安全,认为阴道分娩使胎头受压影响新生儿的智力,同时降低日后的性生活质量。(2)剖宫产技术的提高及术后镇痛的开展,孕产妇对分娩疼痛的恐惧,不愿意忍受宫缩痛的煎熬。(3)择定良辰吉日不正确的观念。(4)孕妇及家属对医院及医师的不信任等因素。(5)部分医师不注意自身学习,医术欠佳,为了避免医疗纠纷,尽量满足产妇的要求。(6)部分孕妇错误地认为阴道分娩影响产后的健康和形体恢复。针对以上原因进行(1)产前健康教育:使孕妇获取了正确的剖宫产与阴道分娩的知识,解除了思想顾虑,增强了阴道分娩的信心,大多数孕妇认为分娩方式由医生决定。(2)实施以陪护分娩为主的人性化服务:①明显改善母婴预后,并降低产时剖宫产率,使产妇能以较好的心理状态适应分娩过程[2];②消除了产妇的孤独无援感,使产妇获得安全感、信任感,提高了阴道分娩率;③给产妇心理和生理上的支持,指导其正确配合分娩,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产程;④加强了助产师的责任心,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有效降低了新生儿窒息、阴道助产和剖宫产的发生率,提高了产科质量。(3)开展分娩镇痛技术: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本文中17.3%的孕妇因为无法忍受宫缩痛而行剖宫产。(4)提高助产技术质量保障母婴安全:只有提高阴道分娩的安全性,使母婴结局良好,才能改变医务人员及孕产妇、家属对分娩的顾虑[1]。提高对剖宫产术后各种并发症及远期不良影响的认识;加强医务人员的业务知识学习和技术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责任感,合理掌握剖宫产的指征,降低剖宫产率是可能的。

    参考文献:

    [1] 陈 健,陆晓明,刘红旗,等.降低剖宫产率临床措施探讨[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6,22:122.

    [2] 黄醒华,项小英,沈汝枫,等.自然分娩的产时服务模式探讨[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3,38:387.

    收稿日期:2007-03-26, 百拇医药(刘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