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动态 > 学术交流
编号:11684008
医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研究进展(1)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0月1日 《现代医药卫生》 2008年第19期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19-2915-02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医学科学飞速发展, 高新诊疗技术不断涌现,医疗卫生信息急剧增多,现代信息技术日趋广泛的应用,医务工作者不仅要有坚实的医学基础知识,还要具有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敏锐感受力和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强弱则主要取决于个人信息素质的高低。医学生作为各医疗单位和医学研究部门的后备力量,其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其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的适应情况。因此培养素质高、能力强的医学生是医学院校的重要职责,目前对医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研究日益受到的关注。

    1 信息素质与医学生信息素质教育

    1.1 信息素质:信息素质(information literacy),又称信息素养、信息教养、信息鉴别能力、信息文化,它是一个含义非常广泛的综合性概念,它是伴随着从图书检索技能的发展而演变过来的。它最早是1974年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波尔提出来的,概括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的技术和技能”。1989年美国全国图书馆协会将信息素养定义为“个体认识信息需求,检索、评价和有效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1998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和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更进一步扩展和丰富了信息素质的内涵和外延,提出它应从信息技能、独立学习和社会责任三个方面表述,信息素质可以广义的理解为在信息化社会中个体成员所具有的各种信息品质。信息素质是一个动态的发展概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目前,国内信息管理行业对信息素质的定义趋于多样化,概括地说,信息素质是人认识、创造、检索、评价、利用信息的品质和素养,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1]。

    1.2 医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信息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人的信息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活动[2]。培养受教育者具备利用各种方法和手段获取、评价、利用信息的技能,使受教育者在意识、信息观念、信息知识、信息道德等多方面达到信息化社会的需求。

    信息素质教育是根据社会信息环境,培养和提高学生个体的信息觉悟、信息意识、信息能力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使学生能够知道如何进行学习、怎样准确地检索信息、如何正确地利用信息,使他们具备一定的信息储备、信息处理的实际技能以及对信息进行筛选鉴别和使用的能力。

    开展医学生信息素质教育就是对医学生进行有意识、有目的地普及信息知识教育,培养医学生敏锐的信息意识、强大的卫生和生物医学信息获取、分析和加工的能力。高等医学院校开展信息素质教育,有助于医学生在大学期间掌握自我引导学习和自我获取更新知识的方法,构建自主学习模式,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形成探究学习的习惯,培养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教师在传授学生医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应该侧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研究的能力,即通过信息素质教育提高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使其具备基本信息素质,从而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中能及时获取、学习到医学领域的新知识和新技术,并能通过消化、吸收把这些新知识、新技术及时地应用于实际工作和研究当中。

    2 国内外信息素质评价的标准

    2.1 国外信息素质评价标准:国外关于信息素质标准的研究起步较早,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1998年美国学校图书馆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chool Librarians,AASL)研制了《学生学习的9种信息素质评价标准》,从信息素养、独立学习和责任3个方面阐述了学生学习的9大信息素养标准,为美国的信息素质教育提供了评估的框架,为实施信息素质教育提供了指南。2000年1月,由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ssociation of Col-lege and Research Libraries,ACRL)通过的“高等教育中的信息素质能力标准”规定了大学生应具备的一系列能力,它是目前已有的信息素质评价标准中较为权威的一种,是目前被接受并使用最为广泛的标准,成为美国所有高校图书馆进行信息素质教育和评价的指导标准体系。2000年10月澳大利亚通过了澳大利亚图书馆员协会(Council of Australian University Librarians,CAUL)的《信息素质标准》,并于2004年修订了第二版《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信息素质评价框架》[3],该标准是在ACRL《高等教育信息素质标准》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主要应用于高等教育中,也可适用其他层次的教育。

    2.2 我国信息素质评价标准:我国对信息素质教育标准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基于对国外信息素质标准成果的评介、借鉴及整合,结合我国的国情,进一步明确了信息素质教育评价标准的内涵,探讨了制定信息素质评价标准应遵循的原则,提出信息素质评价标准的定性指标体系。例如:有报道[4,5]在研究美国信息素质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对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信息素质评价标准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指出信息素质标准具体应包括“明确信息需求的内容与范围;高效地存取所需信息;对所获取的信息与信息源评估其价值和效用,将所获取的信息有机地整合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利用信息完成特定的任务;了解与信息作用相关的经济、政治、法律和社会规范等。”杨林等[6]分层次制定高等教育信息素质评价标准的研究提出高等教育信息素质评价标准可根据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中对信息利用的目的和能力不同分层次划分,并提出了信息素质划分的依据和四个层次:基本信息素质、研究型信息素质、专业型信息素质、教育型信息素质,针对每一层次给出各自的定义、特点和评价标准。

    我国高校开展信息素质教育近几年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也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但目前仍然没有制定一个成熟的信息素质能力评估标准和方法,这对我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我国信息素质评估标准不可能完全照搬国外的评估标准,应该结合我国的经济、文化、政治、教育的实际,结合我国对信息素质教育内容体系的确定,制定出符合我国实际国情的并且能够具体实施的评估标准;它应该涵盖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观念、信息道德这五个方面;只有将学生的信息素质能力评价与学业成绩结合起来,才能检验我们的教学水平,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能力。

    3 我国医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现状

    受国外信息素质教育的影响,国内教育界和图书馆界己经认识到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研究世界各国特别是美国的信息素质教育后,纷纷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在医学教育的领域里,也有不少的学者对护理本科生、医学本科生、医学硕士生进行了信息素质调查的研究。

    沈洁[7]通过对护理专业大学生信息素质构成现状和评价的研究,提出培养护理专业大学生信息素质的对策: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将信息素质教育纳入到护理专业;大学生整体素质教育中护理专业信息素质教育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价值观,激发其信息需求和行为倾向,使之形成敏感而强烈的信息意识;切实加强护理专业大学生信息能力的教学和实践培养;将信息素质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创建新型的教学模式优化学校信息素质,培育环境为护理专业大学生的信息素质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余恩琳[8]通过研究构建医学院校本科生信息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意义及其理论基础,提出了全面培养和提高医学生本科生信息素质的有效途径。认为主要从构建科学合理的医学生信息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信息素质教育与医学专业课程整合;构建医学生信息素质评价标准体系;切实提高教师的信息素质;充分合理地发挥高等医学院校图书馆的作用和加强馆员与医学专业课教师合作;营造良好的校园信息化环境等6个方面推动高等医学院校信息素质教育的广泛深入开展,全面提升医学生的信息素质。, http://www.100md.com(黄 玲 毛良玉 居玲英)
1 2下一页


    参见: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动态 > 学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