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医药卫生》 > 2008年第21期
编号:11704987
关白附子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1月1日 《现代医药卫生》 2008年第21期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21-3268-01 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B

    关白附子为毛茛科系头属植物黄花乌头Aconitumcoreaunt (Levl)Rapasics的干燥块根。关白附子味甘辛,大温,具祛风痰,定惊痫,散寒止痛的功效。在临床上用于中风痰壅、口眼歪斜、癫痫头痛、风痰眩晕、破伤风、小儿惊风等症。现代研究表明,关白附子含有C20的二萜生物碱,其中关白附甲素、关白庚素都具有较强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关附甲素注射液已开发成为治疗心律失常的一类新药,正在进行临床研究,在毒性研究方面,现代研究认为关白附子毒性不大,与古代文献记载有大毒不太相符[1]。

    1 药理作用

    1.1 对心血管的作用

    1.1.1 抗心律失常作用:关附甲素对各种实验性心律失常模型有预防和治疗作用。(1)氯化钙诱发心律失常模型,离体大鼠灌流心脏,用无K+高Ca2+诱发的室速和室颤。在无K+高Ca2+溶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关附甲素对高钙诱发的室速和室颤的发生率明显减少,发生时间也延迟[1]。(2)乌头碱型失常模型,麻醉和清醒大鼠,预先静脉注射关附甲素,再静脉滴注北草乌头碱,诱发心律失常,结果给予关附甲素后可显著提高心律失常所需的北草乌头碱的用量或推迟心律失常的发生时间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5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