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肝患者干扰素治疗前后肝组织学变化的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干扰素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组织学变化。方法:对照组:常规护肝治疗1年,治疗组:隔日肌内注射重组人干扰素 α-2b 500~600万U,疗程1年,基础治疗同对照组。结果:治疗组中25例(占83.3%)炎症活动分级明显减轻,对照组中3例(占20%)炎症活动有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21例(占70%)患者肝组织纤维化明显改善,对照组中1例(7.3%)差异有显著性 (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肝组织内HBsAg、HBcAg的半定量计分分别为(2.33±1.28)、(1.85±0.67)(P<0.01)及(1.83±1.68)、(0.38±0.88)(P<0.01),HBcAg转阴12例。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肝组织内HBsAg、HBcAg的半定量计分分别为(1.93±0.88)、(2.4±0.91),(1.27±1.59)、(1.63±1.68)]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干扰素能明显改善肝组织的炎症及纤维化,明显减少肝组织内HBsAg、HBcAg的表达。
【关键词】干扰素α-2b;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病理;免疫组化
, 百拇医药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24-3664-02 中图分类号:R5 文献标识码:A
干扰素是目前公认的治疗慢性乙肝的有效的主要药物。对其疗效的评价以往的研究多限于对血清中乙肝病毒复制指标、生化指标、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B超等指标的观察。本研究通过与对照组比较,从组织学变化探讨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45例均为2000年1月~2007年12月我科治疗的患者,经肝活检病理检查证实为慢性乙型肝炎(G2及以上者),并排除合并甲、丙、戊、丁型肝炎。全部患者入组前半年内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或使用免疫调节剂。治疗组30例,年龄19~45岁,其中男25例,女5例;对照组15例,年龄6~57岁,男11例,女4例。HBeAg阳性治疗组中22例(占73.3),对照组中10例(占66.7);HBV-DNA定量在治疗组为1×103拷贝/ml~8×107拷贝/ml间,对照组为2×103拷贝/ml~9×107拷贝/ml间,两组患者HBeAg阳性比例及HBV-DNA定量值间无统计学差异。慢性乙型肝炎临床和病理诊断依照2000年第五届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北京)修订的诊断标准[1]。
, 百拇医药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常规护肝治疗1年,治疗组:隔日肌内注射重组人干扰素 α-2b 500~600万U,疗程1年,基础治疗同对照组。
1.3 肝组织学检查:用Meighini肝穿术获取肝组织标本后用10%甲醛溶液固定,常规石蜡切片,分别行HE染色及网状纤维染色。S-P法检测肝组织内HBsAg、HBcAg的表达,S-P试剂盒购自福建迈新生物技术公司,操作步骤按说明书。肝组织病毒抗原的表达评价参照半定量计分法[2],按细胞浆或(和)细胞核染色均阴性、或染色阳性细胞占整个切片肝细胞的比例不超过25%、50%、75%及75%以上,分别记为0分、1分、2分、3分、4分。
1.4 统计学处理:数据输入统计学用软件SPSS10.0,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及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肝组织病理分级:见表1。
, http://www.100md.com
治疗前两组患者纤维分期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治疗组21例(占70%)患者肝组织纤维化明显改善,其中S4减至S2的3例,S4减至S1的3例,S3减至S1的2例;对照组中,仅1例(占7.3%)纤维化有改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2.2 肝脏组织学免疫组化:治疗前: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肝组织内HBsAg半定量评分分别为(2.33±1.28)及(1.93±0.88),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治疗组中有20例(占66.7%)患者肝脏组织内HBsAg半定量评分明显下降(1.85±0.67),其中有2例转阴,对照组中仅1例(7.3%)患者肝脏组织HBsAg表达有减少,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2.33±1.28)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对照组(2.4±0.91)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
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半定量评分(分别为1.83±1.68、1.27±1.59)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治疗组中27例(占90%)患者肝脏组织HBcAg表达明显减少,其中有12例转阴,对照组中仅2例(占13.3%)患者肝脏组织HBsAg表达有减少。治疗组患者治疗后HBcAg半定量评分为(0.38±0.88)较治疗 前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1.63±1.68)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
, http://www.100md.com
3 讨论
本研究观察了干扰素α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前后的肝组织学变化,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经干扰素α治疗后,大部分(83.3%)患者炎症活动分级明显减轻,其中G4减至G2的2例,G3减至G1的2例;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干扰素α能明显改善慢乙肝患者肝组织的炎症活动程度。α干扰素治疗后,70%的患者肝组织纤维化明显改善,其中S4减至S2的3例,S4减至S1的3例,S3减至S1的2例;对照组中,仅1例(占7.3%)纤维化有改善,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果提示干扰素有明显的抗纤维化作用。郎振为等[3]研究认为,干扰素α可能通过抑制TIMP-1的产生和表达,促进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纤溶,抑制其肝脏纤维化。
肝脏组织HBcAg被认为与血清中HBV-DNA呈平行关系[4]。说明干扰素可以明显抑制或减少肝脏组织中乙肝病毒的复制及表达。与郎振为等[3]的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中,患者肝脏组织学改善率及HBcAg转阴率均较高,考虑可能因为入组患者均为经肝活检证实为G2 S2及以上的患者有关。在患者炎症活动明显时应用干扰素加强了免疫调节作用,加上干扰素本身诱导抗病毒蛋白,产生直接抗病毒作用,使乙型肝炎病毒从高复制转为低复制,从而肝组织学得到改善。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324.
[2] Lindh M,Savage K,Rees J,et al.HBeAg immunostaining of liver tis-sue in various stages of chronic hepatitis B[J].Liver,1999,19:294.
[3] 郎振为,韩红蕾,许德军,等.干扰素治疗前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学和组织学观察[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2,20(2):97.
[4] 姚 桢,分子乙型肝炎病毒相关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128.
收稿日期:2008-08-27 修回日期:2008-09-03, 百拇医药(谢秋里 王功遂 康凯夫 陈晓巧 明 朗 陈乐无 何杰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