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体压缩性骨折减压Dick棒内固定术的护理
第1页 |
参见附件(1475KB,2页)。
文章编号:1009-5519(2009)09-1411-02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胸腰段脊柱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近年来,随着新型脊柱复位内固定器械的出现,使患者得到较好的功能恢复。自2003年1月~2008年10月我科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38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38例,男35例,女3例,年龄25~57岁,平均38.5岁。损伤部位:T12W骨折17例,L1骨折16例,L2骨折2例,T12合并L2骨折3例。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23例,压砸伤8例,交通事故伤7例。其中双下肢完全性瘫痪8例,不完全性瘫痪30例。
1.2手术方法:本组采用全麻35例,连续硬膜外麻醉3例。均采用后路正中切口,术中使用C臂X线监视器正确定位,采用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内固定。
2 护理
2.1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胸腰段骨折病人往往突发致伤,症状严重,无心理准备。对手术有担忧心理。针对这些心理反应,护士应详细介绍手术成功病例及愈后情况,以减轻心理负担。(2)术前准备:配合做好三大常规检查及心、肝、肺、肾功能检查,胸部X线或者CT检查,术前留置导尿。术前30分钟及术中各注射使用1次抗生素。
2.2术后护理
2.2.1体位及生命体征观察:病人术毕返回病房,协助将病人妥善放置于气垫床,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按医嘱给氧气吸入2~4 L/min,保持呼吸道通畅。床边备吸引器,为保持局部适当压力减少术处渗血,第一天尽可能以平卧为主,翻身时保持躯干呈一平面,切忌扭动,同时检查各种输液管道,监测记录生命体征。
2.2.2严密观察下肢功能及切口:多数病人未待麻醉作用消退,即已有下肢感觉,当班护士应及时观察肢体运动恢复情况。可以通过观察足趾屈伸活动,来判断麻醉消退情况和手术效果,因此时尚不能做过大幅度的活动,定时翻身,观察切口渗血情况。
2.2.3疼痛护理:伤口疼痛,应评估疼痛的程度、范围。保持环境安静、舒适。分散注意力,听轻音乐。多与病人交谈。翻身动作要轻稳,勿触及患处,减轻疼痛,必要时按医嘱给予止痛剂。
2.2.4预防并发症的护理:(1)肺部并发症:全麻由于气管插管的刺激,呼吸道分泌物显著增加。病人恐惧疼痛而不愿咳嗽,甚至憋气,使得呼吸道分泌物潴留,造成肺不张及肺部感染。因此,术后鼓励病人进行有效咳嗽,深呼吸运动及翻身。按医嘱给庆大霉素8万U+α-糜蛋白酶4000U,雾化吸入1天2次。保持床单位清洁,空气新鲜,严禁在病室内吸烟。(2)脑脊液漏:术后严密观察,如发现引流液量多且颜色较淡(呈粉红色),应考虑脑脊液漏的可能。通知医生,将切口负压引流改普通引流,并去枕平卧。观察患者头晕、头痛症状,如症状严重予头低脚高位。(3)褥疮:术后需要卧床休息4-12周,病人担心内固定松动,手术失败,加上疼痛。不敢翻身。因此,应向病人说明翻身按摩的重要性和方法,明确目的,积极配合。白天2小时翻身1次,晚上4小时翻身1次,并检查受压皮肤情况及双下肢活动情况,但要注意翻身固定好各引流管,勿触及伤口,一手放置在肩部,一手放在臀部,平轴翻身。(4)便秘、腹胀:因病人卧床时间长,肠蠕动减少及怕排便引起疼痛,致使大便干结,抑制排便反射,常导致便秘,便秘必将引起腹胀腹痛,督促病人按时排便,建立正常的排便习惯。鼓励病人多饮水、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可在汤中多加些麻油,润滑肠道或予腹部按摩,必要时予缓泻剂或灌肠。(5)感染:严格无菌操作。术后应保持伤口敷料固定,床单位的清洁、干燥,如被污染及时更换。保持伤口负压引流通畅,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引流液的颜色、量及体温变化。有留置导尿者保持导尿管在位通畅,注意保持会阴部及尿道口清洁。予会阴护理。定时夹管,训练膀胱收缩功能,鼓励病人多饮水,达到冲洗尿路减轻尿路感染的目的。
2.2.5腰背肌功能锻炼:在手术过程中,对神经根的剥离,暴露造成的创伤,以及出血、血肿机化术后易发生神经根粘连。术后直腿抬高运动,可使神经根牵拉、松弛、上下移动,促进神经根本身的血液循环,有利于神经根的炎症反应早期消退,同时避免其在组织修复过程中的粘连并能增强腰背肌起保护作用。若无特殊情况术后3天可开始双下肢功能锻炼。在院期间以直腿抬高为主,术后1个月可以做三点式功能锻炼。
3 出院指导
(1)出院后继续卧硬板床休息。(2)一般出院后平卧2个月,要待复位后的胸腰椎骨性愈合,才可起床戴腰围活动,起床后避免过早体力劳动。一般半年后可以从事骑车、洗衣等轻体力活动。避免过度弯腰、挑担等重体力活动。(3)定期拍片复查,观察内固定位置,有无松动、脱落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75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