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医药卫生》 > 2015年第3期
编号:367649
胃癌术后患者202例预后因素分析
关键词:根治术,生存率,1资料与方法,2结果,3讨论

     罗亚,越太迁,成正军,傅移山,张可,饶华

    (九龙坡区第二人民医院普通外科,重庆400052)

    胃癌术后患者202例预后因素分析

    罗亚,越太迁,成正军,傅移山,张可,饶华

    (九龙坡区第二人民医院普通外科,重庆400052)

    目的分析胃癌术后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为优化胃癌的治疗、改善胃癌患者的预后提供线索。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在重庆市九龙坡区属各综合二级甲等医院行胃癌切除术患者202例,对其临床病理特征和术后辅助化疗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2例患者总体术后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3.56%(189/202)、77.72%(157/202)、34.16%(69/202)。肿瘤直径大小、肿瘤的浸润深度、肿瘤分化程度、肿瘤的淋巴结转移数目及肿瘤TNM分期是胃癌根治术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肿瘤的区域淋巴结转移数目、肿瘤分化程度、肿瘤的直径、肿瘤的浸润深度以及肿瘤的TNM分期可以作为临床判断胃癌预后及优化治疗方案的依据。

    胃肿瘤/治疗;存活率;预后;手术后期间;多因素分析

    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有资料表明,胃癌发病率仅次于肺癌、乳腺癌和结直肠癌,居世界第4位[1],尤以亚洲国家高发。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胃癌仍是威胁国人健康的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2]。目前治疗胃癌的主要方法是胃癌根治性手术,根据诊疗原则,可选择行辅助化疗、放疗等综合性方法。但是患者术后的生存率以及生存质量也存在较大差异。国内相关研究显示胃癌患者预后的因素不完全一致[3]。所以,本研究选取重庆市九龙坡区区属各综合二级甲等医院胃癌切除术患者202例,收集其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和随访,按照预先选择的20多种影响胃癌的可能预后因素进行分析,最终为评估患者预后、指导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以达到延长胃癌根治术患者生存时间、改善预后的目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在重庆市九龙坡区区属各综合二级甲等医院行胃癌切除术患者并经病理学诊断明确并有详细联系方式的胃癌患者202例。其中男138例,女64例;年龄32~81岁,中位年龄58岁;<60岁106例,≥60岁96例。根据第7版国际抗癌联盟(UICC)系统分期,其中Ⅰ期60例,Ⅱ期66例,Ⅲ期52例,Ⅳ期24例。

    1.2 方法采用电话、书信和门诊相结合方法,前期以信访为主,后期以电话随访为主。生存时间按月计算,以手术日至末次随访所获得的截止时间为准,死于其他疾病患者归失访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266 字符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2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密 码
  忘了密码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现代医药卫生编辑部联系。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