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对脓毒症大鼠辅助性T细胞功能的影响及意义
关键词:1材料与方法,2结果,3讨论
涂丹娜,周小勤,舒俊华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儿内科,武汉430070)
黄芪对脓毒症大鼠辅助性T细胞功能的影响及意义
涂丹娜,周小勤,舒俊华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儿内科,武汉430070)
目的探讨黄芪对脓毒症大鼠模型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Th1/Th2失衡的影响及意义。方法6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早期对照组(EC组)和晚期对照组(LC)]、脓毒症组[S组,早期脓毒症组(ES)和晚期脓毒症组(LS)]及脓毒血症黄芪干预组[H组,早期干预组(EH)和晚期干预组(LH)],每组10只。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大鼠PBMC及BALF中的干扰素-γ(IFN-γ)和白介素-4(IL-4)表达水平,并计算IFN-γ/IL-4的比值。结果S组大鼠PBMC和BALF中的IFN-γ表达均较C组和H组显著下降,且在PBMC中这种下降趋势呈时间依赖性,而IL-4表达水平显著上升,IFN-γ/IL-4表达随着时间延续进行性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辅助性T细胞功能失衡参与了脓毒症的进展,黄芪可抑制脓毒症大鼠中的炎性反应,改善其免疫失衡。
脓毒症; 黄芪; T淋巴细胞; 干扰素-γ; 白细胞介素4
儿童脓毒症/严重脓毒症是儿科重症监护病房中一种常见且病死率较高的疾病[1]。多器官功能衰竭是导致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尤以呼吸系统功能障碍为常见[2]。大量研究表明,在脓毒症的发病过程中,机体并不是处于稳定的炎症激活状态,同时还伴免疫抑制,这可能是导致临床抗炎治疗失败的原因之一[3]。黄芪是我国传统的“扶正固本,补中益气”的药物,其作用与免疫调节息息相关。本研究采用黄芪注射液对脓毒症大鼠模型进行干预,并检测其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Th)功能,探讨黄芪对脓毒症大鼠Th1/Th2失衡的影响及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与分组 清洁级SD雄性大鼠60只(武汉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体质量(250±30)g。大鼠染色编号,随机分成三组,每组20只,每组根据术后留取样本的时间又分为早期组(术后8~10 h)和晚期组(术后16~18 h)。C组(对照组)分为早期对照组(EC,n=10)和晚期对照组(LC,n=10);S组(脓毒血症组)分为早期脓毒血症组(ES,n=10)和晚期脓毒血症组(LS,n=10);H组(脓毒血症黄芪干预组)分为早期干预组(EH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1280 字符。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2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
|
密 码: |
|
忘了密码 |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现代医药卫生编辑部联系。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