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医药卫生》 > 2015年第19期
编号:366555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与心率变异性改变关系研究
关键词:时域,1资料与方法,2结果,3讨论

     湛雅莎,孙超峰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陕西西安710061)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与心率变异性改变关系研究

    湛雅莎,孙超峰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陕西西安710061)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EH)与心率变异性(HRV)改变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EH患者514例(EH组)及健康体检者540例(对照组)的24 h动态心电图HRV,观察各组NN间期标准差(SDNN)、5 min NN间期的标准差(SDANN)、相邻NN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MSD)、相邻NN间期差值大于50 ms的百分比(PNN50)。结果EH组患者SDNN、SDANN、RMSSD、PNN50均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EH组患者伴左心室肥厚者较无左心室肥厚者的HRV时域指标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H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受损,HRV分析可无创、定量地反映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对于预测心源性猝死和有效控制心脏突发事件的发生有重要意义;EH伴左心室肥厚者自主神经受损更为严重,治疗中可通过干预心脏自主神经活性降低血压,逆转左心室肥厚,改善HRV指标。

    高血压; 肥大,左心室; 心率; 自主神经系统; 变异

    原发性高血压(EH)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收缩期和(或)舒张期血压的持续升高为主要特点的全身性疾病,通常简称为高血压。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情况调查显示,我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男性患病率(20.2%)高于女性(18.0%),且随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近年来发现,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目前认为,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包括交感神经活动亢进、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肾脏潴留过多钠盐、血管重构、内皮细胞功能受损、胰岛素抵抗、免疫因子作用等。其中,在高血压的形成和维持中,交感神经活动亢进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2]。心率变异性(HRV)分析反映窦性心律不齐的程度,是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方法,也是可以定量描述的心血管神经功能指标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224 字符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2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密 码
  忘了密码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现代医药卫生编辑部联系。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