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创颅内压持续动态监测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治疗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开颅,体征,1资料与方法,2结果,3讨论
陈小忠,王培,谢明祥,犹春跃,赵洪新,张永,续林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贵州遵义563003)
有创颅内压持续动态监测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治疗的指导作用
陈小忠,王培,谢明祥,犹春跃,赵洪新,张永,续林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贵州遵义563003)
目的探讨有创颅内压(ICP)持续动态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SCCI)术后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该科收治的SCCI行开颅术患者86例,术中植入ICP探头。根据接受治疗的方式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根据患者神志变化、生命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等判断病情并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进行动态ICP监测,并根据ICP监测结果指导脱水药物动态调整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预后良好率[74.44%(32/43)]明显高于对照组[55.81%(24/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SCCI患者行开颅术后进行ICP持续动态监测,根据其结果可及时进行脱水药物调整,具有很高的临床指导价值。
颅内压;颅脑损伤;昏迷;监测
重型颅脑损伤(SCCI)在颅脑损伤中的死亡率和致残率都相当高。SCCI患者多数伴脑挫裂伤,继发出现脑水肿,往往出现颅内高压,如处理不及时,可并发脑疝,危及患者生命。在目前大部分实际临床工作中,主要依靠观察临床症状或CT、MRI影像学资料判断颅内压(ICP)情况来指导临床治疗,很难动态监测出ICP的变化情况。多数学者认为,持续动态监测ICP,能实时监测ICP变化情况及趋势,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达到好的效果[1]。本研究对86例SCCI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本科收治的SCCI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条件:(1)从损伤开始至入院时间小于3 h。(2)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3~8分,符合SCCI的诊断标准。(3)无严重的多器官损伤。(4)排除入院时无自主呼吸及双侧瞳孔散大的濒死患者。(5)全部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及去骨瓣减压术。根据接受治疗的方式不同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697 字符。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2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