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护理在改善携T管出院患者管道护理能力及医疗服务满意度中的效果
关键词:住院,1资料与方法,2结果,3讨论
姚 芮,王新兰,李海霞,吴 静,宋炎平,张 羽,乔筱竹(泰州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江苏225300)
肝胆管结石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而胆管引流术(如T管、胆道减压管、桥袢减压管等)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最常见手术方式,可以将胆汁、血液及残留结石引流至体外,从而起到了减压、减黄、减轻患者瘙痒等作用[1]。正常情况下,按照教科书,胆道引流管术后2周左右即可形成与腹腔隔离的窦道,只要胆道引流管造影正常,试夹管2~3 d无不适即可拔管[2]。但在临床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窦道未形成[3],胆道引流管(以下简称T管)常须放置2~6周[3],甚至更久,患者不可能长期住院,因此需携管出院。出院后常面临管道维护相关问题的困扰,而我国现阶段社区护理力量相对薄弱,对管道的居家维护缺乏规范性和系统性[4]。鉴于以上背景,自2016起,本科对携T管出院患者进行个体化的延续护理干预,从而实现从院内到院外的有效延续护理,为管道的全程维护提供有力保障,使患者出院后仍能得到优质、持续的护理服务[5-6],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本科因肝胆管结石行胆管引流并携T管出院的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9例,女 61例;年龄 18~65岁,平均(45.0±5.5)岁。以 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携管出院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共55例,其中男23例,女32例;以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患者作为干预组,共55例,其中男26例,女29例。纳入标准:年满16周岁及以上;T管留置时间在60 d以上;能自我检测;家庭支持系统及沟通水平良好;自愿参加本次研究。排除标准:精神、智力及认知功能障碍者;不愿参加本次研究者。剔除标准:中途退出研究的、因各种原因自动出院的患者。2组患者性别、年龄、自理能力、文化程度等基线资料比较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148 字符。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2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
|
密 码: |
|
忘了密码 |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现代医药卫生编辑部联系。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