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医药卫生》 > 2018年第8期
编号:362075
低强度超声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研究
关键词:导尿管,平滑肌,1资料与方法,2结果,3讨论

     刘 黎,陈志美,杨 靓(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产科,重庆400010)

    产后尿潴留(PUR)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阴道分娩后发生率约为14%,手术助产后发生率显著升高,产前助产PUR发生率约为26%~38%。PUR是指阴道分娩或剖宫产术后(拔导尿管后)6~8 h膀胱有尿不能自行排出或排尿不畅所致的尿液不能排净症状。无症状PUR定义为自发排尿后,超声提示膀胱残余尿量大于或等于150 mL。延迟诊疗可能导致泌尿系统反复感染、上尿道损伤、长期排尿困难[1]。传统治疗PUR的方法有听流水声、留置导尿管、新斯的明肌内注射、按摩、针灸疗法等[2?5],但治疗效果可能不满意或可引起感染。因此,本院自2016年8月以来,使用低强度超声应用于常规治疗PUR,为患者提供一种无创、简便、经济、有效且无并发症的新方法,并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本院住院分娩发生PUR的4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产妇年龄20~41岁,平均(25.15±2.34)岁;初产妇19例,经产妇4例,平均产次(1.23±0.18)次;新生儿体重(3458.00±1.12)g;观察组产妇年龄 22~40 岁,平均(26.55±3.34)岁,初产妇20例,剖宫产分娩产妇3例,平均产次(1.46±0.23)次,新生儿体重(3 346.00±1.39)g。两组产妇均为足月妊娠,无心、肾等重要器官并发症及产后大出血等。两组产妇年龄、产次、新生儿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612 字符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2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