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岗位管理持续改进多因素分析
关键词:传染科,呼吸科,科室,1资料与方法,2结果,3讨论,4小结
居朝霞,陈菊娣(江苏省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江苏无锡 214000)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明确提出要以推进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为抓手,以实行岗位管理为切人点,将不同工作经验、技术水平、学历、专业技术职称的护理人员与相应的岗位任职条件相匹配,实现护士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1]。发达国家护理岗位管理已较为成熟,例如美国实行护士岗位分层使用和进阶制度已有数十年,并逐渐形成了层次分明的护理人员阶梯结构[2]。国内护理岗位管理仍处于摸索和尝试阶段,尚未形成统一的规范和标准[3]。本院自2013年起,在原有护理工作垂直管理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护理岗位管理工作。本院作为传染病专科医院,受传染病风险和专科局限的影响,不适合采用综合性医院护理岗位管理方式,有必要探索结构内涵符合医院需求,构建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岗位管理持续体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参与本院护理岗位管理的护理单元在岗注册护士(不含长病假人员)155人,非护理医务人员90人。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自行设计《临床科室综合评价测评表》,包含3个项目,9个条目,按照100分制进行评分,附加护士岗位选择条目;测评表科隆巴赫信度系数(Cronbach′s α 系数)为 0.863,效度合理,信度可靠。测评表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后批准使用。《组织支持感量表》以陈志霞[4]编制的表格为基础,由兰佳庆[5]修订,包括情感性支持(10个条目)和工具性支持(3个条目),每个条目均采用 Likert 5 级评分法,以 5、4、3、2、1分表示非常强、比较强、一般、较弱、非常弱;量表Cronbach′s α 系数为 0.962。《工作满意度量表》以赵红光[6]编制的表格为基础,由张畅英[7]修订,包括工作环境、人际关系、被认可和表扬、规章制度、发展机会、排班、参与决策机会、工作与家庭间平衡、福利待遇9个维度,采用 Likert 5 级评分法,以 5、4、3、2、1 分表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量表Cronbach′s α 系数为 0.880。
1.2.2 调查方法 由护理部和人事科组织随机选择的护士和非护理医务人进行现场调查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493 字符。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2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
|
密 码: |
|
忘了密码 |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现代医药卫生编辑部联系。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