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通脉汤对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患者的影响
关键词:炔雌醇,经期,1资料与方法,2结果,3讨论
郭伟堃,欧阳霞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妇科,广西 南宁 530011)
子宫内膜息肉(EP)主要是因为子宫内膜组织发生局部的过度增生,从而导致宫腔内发生良性病变[1]。EP属于妇科常见病之一,患者可能会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经期延长、不孕等情况。其中,育龄期妇女临床表现主要为经间期出血、经期延长及不孕等症状,绝经后妇女主要表现为绝经后阴道流血[2]。目前,EP发病率可达25%左右,并呈逐年上升趋势[3],而且与女性患者年龄呈正相关,患者常见的发病年龄多在50岁左右[4]。由于部分EP患者并没有特异性的临床症状,漏诊率及误诊率相对较高[5]。因此,在临床上找到针对EP的相对比较准确的诊断指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目前,EP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明确。有研究认为,EP有可能与子宫内膜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比例失衡有一定关系,并且与细胞增殖凋亡等异常表现关系密切[6]。宫腔镜能够直观观察子宫内膜情况,在妇科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具有明显优势。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在改善受孕率及月经量方面显著优于刮宫术。针对术后并发症如月经不规律、复发等情况,术后使用避孕药为临床治疗EP较常用的药物,但患者对西药不良反应有一定忧虑[7]。近几年来,采用中医药治疗EP取得了一定疗效。本研究探讨了活血通脉汤对宫腔镜下EP切除术患者的影响,旨在为术后管理及EP的预防提供有效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本院行宫腔镜下EP切除术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纳入标准:(1)符合EP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妇科内镜学》[8]及《妇产科病理学》[9]中的有关内容,术后病理诊断均为EP。(2)符合EP中医诊断标准,参照《证候类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10]中“中药新药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中药新药治疗血瘀证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1],主症为患者经血色暗黑或色黑,质地较稠厚,次症为经量多,或经血来潮后淋漓不绝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260 字符。
闄愪簬鏈嶅姟鍣ㄥ帇鍔涳紝缃戠珯閮ㄥ垎淇℃伅鍙緵鐖卞績浼氬憳鎴栨湁涓€瀹氱Н鍒嗙殑娉ㄥ唽浼氬憳娴佽銆�
姝�淇℃伅闇€瑕� 2 绉垎锛堝厤璐规敞鍐岀櫥褰曞悗姣忓ぉ鍙互棰嗗彇10涓Н鍒�锛夈€�
用户名: |
|
密 码: |
|
忘了密码 |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现代医药卫生编辑部联系。
寰俊鏂囩珷
鍏虫敞鐧炬媷
璇勮鍑犲彞
鎼滅储鏇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