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非手术防治154例临床体会
中图分类号 R78
文献标识码 8
文章编号 1009-6019-(2010)-07-02
牙周病是发生在牙齿支持组织的一种慢性破坏性疾病。由于本病的早期自觉症状不甚明显,一般不为患者所重视。因此,晚期常造成牙齿松动、移位、自行脱落。近年来,随着口腔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本病的病因,分类及治疗方法提出了许多新学说、新观点,但由于本病的确切病因和病机尚不甚清楚,所以在治疗方法上也不尽相同,总的来说分为非手术性防治和手术性治疗。目的均在于消除牙周袋;获得牙周组织的新附着。我科自2004年以来,对154例牙周病患者采取非手术性防治,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154例患者,男65例,女89例。年龄18~59岁,平均38.5岁。牙周病变程度:根据牙周袋深度、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度将损害分为:1)轻度:袋深2~3mm,牙槽骨吸收为根长1/3以内者,牙齿松动0°~I°。本组36例,占23.38%。2)中度:袋深3~5mm,牙槽骨吸收为根长1/2左右,牙齿松动I°~Ⅱ°。本组76例,占49.35%。3)重度:袋深7.5mm,牙槽骨吸收为根长2/3以上者,牙齿松动Ⅱ°~Ⅲ°。本组42例,占27.26%。
1.2疗效标准
①良好:牙龈炎症和流脓停止,牙周袋变浅变紧不易探人,牙齿松动度减轻或不松动,x片见牙槽嵴顶边缘由虫蚀状变为整齐边缘,硬骨板清晰。②好转:牙龈炎症及牙齿松动度明显减轻,牙周袋变浅,牙槽嵴停止吸收,咀嚼功能改善。③无效:牙龈症状无明显改善,病变继续进行。
2 治疗方法
2.1除去局部刺激
①洁治:采用洁治术和刮治术,彻底清除牙石,牙垢及袋内炎性肉芽组织。②调牙合:纠正创伤,改善关系,恢复良好接触点。
2.2局部药物治疗
彻底清除牙石后,用3%双氧水及生理盐水反复交替冲洗牙周袋,然后用探针将蘸有洗必泰碘液的棉捻导入牙周袋底,每周置换1次。
2.3固定
对个别松动较严重的牙齿,行牙周夹板固定。以减小其动度和所受的侧方力,减少创伤,利于血块机化。
2.4全身治疗
常用药物为:螺旋霉素0.2g口服,每6小时1次。灭滴灵0.2g、维生素C100mg口服,均每日3次,每14天为1疗程。
2.5口腔护理
在治疗的同时,积极调动患者的自身因素。告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坚持正确仔细的刷牙方法,经常做牙龈按摩等,以利于疾病的恢复。
3 结果
在154例患者中治疗时间最短者2个月,最长者1年半。其中良好93例(60.39%),好转56例(36.36%),无效4例(3.25%)。牙周病变程度与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见表1。
5 讨论
牙周病的早期疗效与晚期疗效相差甚远,应加强卫生宣教,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做好牙周病的预防工作。已知根面附着性菌斑钙化形成龈下牙石,成为固定的刺激灶,在病灶的表面又覆盖菌斑。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必须彻底清除龈下牙石,否则牙周袋不会消失。特异性的革兰氏阴性细菌特别是产黑色素类杆菌在牙周病病因及发病机理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口服灭滴灵后血清及龈沟中的药物浓度可抑制产黑色素类杆菌等大部分与牙周病有关的病原菌。同时螺旋霉素也是牙周病原菌的敏感药物,因此,灭滴灵与螺旋霉素联合应用,能够增强抗菌效应,有效地抑制牙周病病原菌。洗必泰碘局部药捻的应用,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龈沟内的有效浓度,对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菌及芽胞均有较强杀灭作用,对于消除慢性炎症,促进组织新生有较好的作用。对于轻、中度牙周病采用非手术性防治,一般均能达到治疗目的,对重度牙周病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不受基层医疗条件的限制,而手术治疗又有其一定的局限性,所以非手术性防治不失为治疗牙周病的一种较理想,有效的方法。,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