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用药》 > 2004年第7期
编号:11055313
细调高血压用药
http://www.100md.com 2004年7月1日 《家庭用药》 2004年第7期
     我以前服过多种降压药,都是短效的,每天需服2~3次,血压控制在160/100毫米汞柱左右。1999年,我看到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高血压联盟的《高血压治疗指南》,说为了平稳降压,最好使用一天一次的长效药。

    1999年7月22日我开始服用长效药。每日早晨服贝那普利(洛汀新)一片(10毫克),几个小时后,血压就降到140/90毫米汞柱左右,并且保持到睡前。第二天早晨血压仍在160/100毫米汞柱,服药后血压又降到140/90毫米汞柱左右。这样经过两周多的时间,情况并没有改变,我终于怀疑早晨服药的合理性,决定把服药的时间改为晚上。但传统的说法是晚上,尤其是在睡前不宜服降压药。我便把服药的时间定为20:30~21:00,这样至睡觉还有3~4小时(新疆与北京时间时差两小时),第二天早晨血压就降到140/90毫米汞柱。但新的问题又来了,在17点以后,血压又超过了140毫米汞柱,虽然没有早晨高,但也没有达标。我原想增加半片洛汀新(5毫克),但全年需增加开支近千元。因为只有几小时的血压高些,因此在17点加尼群地平半片,全年只需增加开支10元左右,又符合联合用药原则,结果非常满意,全天的血压完全达标。后来曾数次择机把半片尼群地平去掉,但都没有成功。看来10毫克洛汀新的剂量对我个人来说实际有效是20小时左右,达不到24小时。
, http://www.100md.com
    2000年10月,我看到一篇文章说,睡前服用长效降压药是安全的,并且引用国外的文章说,对某些药物而言,睡前服用疗效更佳。我决定试试。2000年10月24日起,我逐日将服药时间推迟半小时,直到服完药就熄灯睡觉,结果平安无事,并且早晨的血压控制得更好——这是我估计到的。意想不到的是,17点以后的血压不高了,而且一整天血压都在标准以内。连续测量10天,结果都一样,我就放心地去掉了半片尼群地平。为什么推迟几小时服药,就能控制全天的血压呢?我推断是,我一天的两次血压高峰均在药物有效的前20小时以内。睡前服药坚持至今已有3年时间了。

    从2001年元旦开始,我观察了气候、温度对血压的影响。除每天坚持测4次血压外,还记录了天气预报和室内温度,全年共积累2 000多个数据,初步得出如下结论:一是影响老年人血压的温度主要是室内温度而不是室外温度;二是当室内温度低于18℃时,血压开始波动,低于16℃时,血压上升,低于14℃时,收缩压平均上升10~20毫米汞柱;三是在气候交换季节,即使温度适宜,血压也上升。根据以上情况,列出全年的服药时间表。
, 百拇医药
    1.11月1日~3月31日,这是本地法定的供暖时间。本地属高寒地带(北纬近45°,乌鲁木齐以西),最冷为_30℃以下,_20℃以下的天气一年就有30多天,但由于供暖正常,室内保持在20℃左右,每天服一片药就能保持血压平稳(每天坚持户外步行一小时)。

    2.4月初~5月初,供暖停止,室内温度缓慢下降,室外最低温度5℃以下,不时雨雪交替,收缩压可超过140~150毫米汞柱,至4月下旬气温逐渐回升,血压也逐渐下降,5月初室温上升至18℃以上时,血压也降至目标以内。这段时间需要加药。

    3.5月初~8月底,夏季。室外最高温度40℃,室内最高温度31℃,酷热时虽感不适,但血压不高,甚至偏低,一片药足以保持血压平稳。

    4.9月上中旬。这是一年中短暂的金秋时节,室内室外温度宜人。但血压趋于上升,可能是季节交换的原因。一般不需要加药。

    5.9月下旬~10月底。室温下降,血压上升,当室温降至12℃时,收缩压可超过150~160毫米汞柱,这是一年中需特别关注的时期,加药宜早不宜迟。

    根据以上时间表,2002年在4月初~5月初,9月底至开始供暖,每天加药半片(5毫克),从而保证全年任何一天的血压都在控制目标(140/90毫米汞柱)以下。

    以上是我几年来摸索控制血压的全过程,同时把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作为生活指南,密切关注血糖、血脂和心脑肾情况,给予必要的干预,也是非常重要的。, http://www.100md.com(张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