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用药》 > 2011年第1期
编号:11987678
饮食养生“十六字诀”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月1日 《家庭用药》 2011年第1期
     “民以食为天”,人之所以能够维持生命,都依靠食物中的营养供应。

    如何吃出健康,我给大家“十六字诀”建议。

    腹宜常空

    民间有俗语“欲要小儿安,常带三分饥和寒”,其实对我们成年人来说,欲想健康也应该做到每餐不能吃得十分饱,而只能吃七分饱。

    《饮膳正要》:“善养性者,先饥而食,食勿令饱,先渴而饮,饮勿令过,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盖饱中饥,饥中饱……”对食量的要求是既不“太过”,也不能“不及”,过饱过饥都是饮食所忌。我国金元时期四大名医之一李东垣在他所著的《脾胃论》中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即告诫人们,饮食虽是维持人体生命之物,但应注意食物内容及量的适度,避免暴饮暴食等不良习惯影响脾胃的功能,“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当然,人有胖瘦高矮,工作性质、生活习惯也千差万别。饮食的量也因人而异,因体质和活动轻重而异,但总的原则是不宜吃得过饱。中国古代的养生格言就是:“不饱即是祛病方”。此外,吃饭的时间一般要定时,不宜常食频食,就像机器有时要停机修整一样。
, http://www.100md.com
    味不可厚

    2 000年前的《素问•脏气法时论》就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五谷不外乎大米、小米、麦、豆、黍一类杂粮,五果即水果,五畜即牛、羊、猪、鸡一类动物食品,五菜即蔬菜,这些东西都是作为主食之外的“助”“益”“充”,即辅助和补充,不是主体。以素食为主,以荤食为辅,中华民族历代就是秉持这样的饮食和习惯繁衍昌盛,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饮食养生的第二原则——“薄滋味”“素淡饮食”。

    厚,即太过,太咸、太甜、太酸、太辣、太焦、太油腻、太鲜美等都统称为厚。厚味饮食,特别是富含油脂、胆固醇的肉汁浓汤、油炸类食物,美味诱人,却易损伤脾胃之气,使之不能运化水谷精微来营养经脉,滋养脏腑和护身抗病。此外,厚味饮食易生燥、热、湿邪,燥邪容易伤人津液,热邪更易耗气伤阴,日久可以耗津伤血,随着病程的演进,可以出现脾肾亏损或肝肾不足的征象。不主张吃的厚味食物包括油炸鸡块、薯条、麻辣火锅、炭烤肉类、毛血旺等。避免脾胃损伤,是维护人体健康长寿的关键因素之一。
, 百拇医药
    中医将食物分为寒凉温热四性,认为寒凉食物可以清热,但易伤阳;温热食物可以去寒,但易伤阴。因此,要根据人体体质偏热和偏寒的不同适当饮食。如体质偏热的人应多吃凉性的食物,如芹菜、黄瓜、苦瓜、地梨、海蜇之类;体质偏凉,怕冷,身体、四肢不温,这样的人要多吃热性食物,如羊肉、牛肉、辣椒、胡椒等。因此,应根据食物的偏性和人体偏性的规律,适当调整食物,从而达到养生延年的目的。

    食品天然

    天然食品,是指那些生长在自然界中,未经加工或仅经过简单加工的食品。由于这些食物仅靠有机肥料,不施化学肥料,也不含加工过程中人为添加的各种防腐剂、乳化剂、人工色素等化学添加剂,因此有人认为天然食品是富有营养、利于健康的食品。生活中的一个小窍门就是:少吃加工食品,少去外面饭店用餐。

    当前,各种洋快餐店遍布中国,炸鸡腿、牛排、冰淇淋、汉堡、披萨等为很多人所欢迎。大家却不知道,这些高糖、高蛋白、高脂肪的洋快餐并不一定适合我们中国人。与西方游牧民族不同,我国以农耕为主,以“五谷为养”,我们的胃肠等消化系统也正是通过这样上万年的进化和适应,形成了自己的应对机制和功能。大自然的法则是用进废退,存在就是合理的。我们如像欧美人那样去吃,由于消化系统不“配套”,就不能接受、胜任,就要出问题。同样,欧美人饮冷水、大吃冷饮没事,中国人吃多了就会出问题,这就叫“天然”,也可以说是上万年形成的规律。

    干净新鲜

    购买食物要新鲜。最好去有保障的市场或商场购买食物,不要选择不新鲜的食物,更不能食用病死或死因不明的家禽类食物。

    买回来的食物要保鲜。贮存食物,最好放在干燥、通风、低温的地方。冰箱并非保险箱,不宜将食物置于冰箱太久,熟食生食要分开存放;冰箱要定期清理干净。烹调食物要注意,如果是制作凉菜,原材料一定要新鲜干净,所用的刀具砧板等要用开水烫过消毒。现做现吃,不要保留得太久。肉类食物要煮熟,防止外熟内生。尽量不吃剩饭剩菜,如果有剩饭剩菜,食用前要重新煮熟煮透。不吃毒蘑菇、河豚鱼、生的四季豆、发芽的土豆、霉变的甘蔗,不吃被有害化学物质或放射性物质污染的食品等。, http://www.100md.com(潘朝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