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文从字顺(1)
编者按:新学期伊始,我们欣喜地看到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教材有了较大范围修订,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新增了写作课。对于十年来教材没有单设写作课、教学没有有序写作指导的状况,这无疑是一个有益的补充。面对新增的写作课,如何指导学生写?学生又能怎样写?为此,我们特设“同步作文”专栏,邀请各校教师和同学参与,也诚邀您加盟!
【教材原题】
(选择你最喜欢的景或物,写一个片段。想好再下笔,把语句写得连贯、顺畅。不少于200字。)
在前一题的基础上,将写景或状物的片段扩展为一篇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作文。不少于500字。
【写作导引】
景语,物语,情语
南京师大附中新城初中 杨 红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些诗句之所以广为流传,不仅因为其中所蕴含的真挚情感,也在于借助景和物委婉传达情意而带来的效果让人回味无穷,更能触及读者的内心,引发共鸣。
“一花一叶皆世界,一草一木总关情”,同学们可以大胆地尝试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手法,把抽象的情感寄托在常见却美好的景物上,通过有顺序、有选择、有情致地写景,传递真情实感;也可精选依托之物,抓住其象征意义或文化内涵,巧妙“言志”,让文章焕发新的光彩。当然,要想让景语、物语、情语完美地融合,流畅、优美的语言是载体。用词准确,多角度描写,有意识地使用文学手法,都能让我们的习作更有感染力。
【学生习作】
例1:
初 秋
南京师大附中新城初中初一(1)班 赵天乐
眨眼间又到了秋天。也许你还在抱怨风扇里吹出的风是热的,也许你还在抱怨没有空调的日子该怎么过,也许你还在想“啊,夏天快过去吧。”突然的,大地像被降了温,变得凉爽起来,让人们不知所措。初秋,你总是那么善解人意……
抬头仰望天空,干净明亮,不知其所高,亦不知其所由来。蓝得淡淡的,甚至看不见白色云朵的踪迹。温和的阳光照在身上,我仿佛也变成金色的了。
脱下夏装,换上长衫,去公园闲逛。因为是初秋,所以路旁的行道树并没有落下发黄的树叶,小草也还是绿意犹存。初秋,你比深秋更加温柔,没有卷走树妈妈们的孩子;初秋,你比夏更加贴心,在人们感到酷热无比时,送上一丝清凉;初秋,你轻轻地来了。你轻柔地显示自己的存在,不像春那样羞涩局促,欲说还休;不像夏那样炽烈躁动,肆无忌惮;不像冬那样张扬戾气,耀武扬威。和你相处,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啊!
凉爽的风轻拂着秦淮河边的杨柳,它们扭动纤细的腰肢,挥动修长的手臂欢迎秋的到来。这柔和的透着凉意的风,是你派来的使者吗?初秋,我总觉得,你就是个可爱的、穿着裙子踮着脚尖、无忧无虑地披着头发的小丫头。
你舞着婀娜曼妙的身姿,发梢飘散着沁人心脾的芬芳,展露着纯真明朗的微笑,热情又不失矜持。马上,青绿色的枫叶就要变得火红火红的了,打着花苞的菊就要灿烂地绽放了,这秦淮河的碧波也会更清透明澈了。想象着由你创造的美丽景像,坐在河边的石阶上,嗅着水面漾来的清香,心情真是好极了。
一切真是拜托你呢,初秋。约定的每一年,你都会以曼妙之姿轻柔地出现……
点评:“自古逢秋悲寂寥”,与秋天有关的写景散文,往往和忧愁、怀念相关。本文的小作者却跳出了惯有的思维,展现了南京初秋时节不失明媚的美景,传达了自己心中的闲适和喜悦。语言活泼自然,流畅优美,走的是“小清新”的路线。文章大部分使用了拟人的手法,景物描写生动而有画面感。读来亲切有趣,直入读者的内心,让人不禁会心一笑——这是一个多么热爱生活的孩子啊!
(指导老师:杨 红)
例2:
傲松在心
南京师大附中新城初中初一(2)班 陆晓军
终于走上了一线天,我站在山巅,极目远眺,幽美景色一览无余。只见四下沟壑纵横,满山乱石,“险”字被描画得淋漓尽致。可就在这满山乱石中,无数黄山松迎风挺立,从乱石丛中发出枝干,抽出新芽。
眼前之景不由使人伫立观望,我不禁由衷赞叹:这松树的生命力真是强大!这平凡的生命随处可见,却透出一股难以言喻的壮美。你瞧,在两座山峰相连的地方,一株不过数十寸的幼松,艰难地挣开穴缝,破石而生。连这幼嫩的小松树都如此倔强,可想而知,那些名松、奇松、巨松,该有着怎样的气魄,又该是多么震撼人心。然而,在这震撼的背后,它们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受过多少次难以想象的挫折,才成就了今天的傲骨!就凭它们为生存所付出的努力,就足以昭示生命的尊严!
极目远眺,我不禁浮想联翩:当刺骨彻寒的白雪琼花般笼罩黄山时,这里又会是怎样的一番奇景?厚重的冰雪沉甸甸地压在黄山松的枝干,不给它们一点自由伸展的机会,妄想这样就能打败黄山松了。但这终究是妄想,黄山松不会因为这一点小小挫折而停止它成长的脚步,它承受着万钧的重压,却丝毫没有低下它高贵的头颅,没有放弃生存的希望!它们凭着自己坚强不屈的精神,不但撑过了严冬,还成就了另一黄山奇景——“雾凇”。
我又仔细地端详着每一棵松树。它们都曾受过风雨冰雪的无情打击,它们也都是坚韧傲然的战士。它们生在黄山,根系早已遍布黄山。它们深深地扎根于此,无惧一切艰险。风刀霜剑,我身屹然不动;骤雨疾雪,我自岿然挺立。
已经离开黄山很久了,但那一棵棵平凡却又孤傲的松影仍深深烙印在我心中。是啊!如果一个人可以像黄山松那样坚强地活着,那么又有谁能让他失去自信和希望呢?这就是我追求的目标啊!
点评:提到黄山松,我们的脑海立刻会浮现“坚韧、生命、追求”等字眼。小作者用刚硬的笔调很好地诠释了属于黄山松的那份傲然不屈。文中使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眼前实景和想象之境融合,细致地刻画了不同环境中的平凡却震撼人心的黄山松。拟人的运用也恰到好处,生动贴切,让人读后充满力量。全文融情与景,边绘景边抒发感悟,借坚强无畏的黄山松表达了小作者对可贵品格的追求。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